文档介绍:地黄种植管理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地黄种植管理技术
地黄又名生地、熟地,属玄参科地黄属植物。其以根茎供药用,具有强心、利 尿、镇痛、降血糖及保护肝脏将 花蕾摘除,并去除分枝。提倡一株一个苗,将多余的芽尖摘掉,以免消耗养 分,也不致于使植株过分拥挤,保留一定的生长空间,才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 长。
8 月份当底叶变黄时,要及时摘除黄叶,保持田间清洁。
(3)施肥浇灌
地黄在生长期,追肥应该尽早进行,生长前期为促使植株健壮,应以追施氮 肥为主,生长后期为促进根茎生长,提高药性,应以增施磷、钾肥为主。这样 可以促使叶片迅速生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尽早使有机物输送到跟 部。植株长出 10 片叶子、高达 6~10 厘米时,每亩追施豆饼 75~100 千克或硫酸 铵 10~15 千克。在植株旁沿撒施。注意:肥料不可黏附在叶片上,以免烧苗, 伤害植株。
每次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以利于养分的充分吸收。
七月中下旬至九月上旬,块根膨大发粗,有姜疙瘩出现,含水量最高,这个 时期是争取产量的最关键时期,也是管理的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正是高温多 雨季节,也是病害最容易发生的时期,一旦造成涝害,块根容易腐烂发生根腐 病,产量会严重下降,甚至绝收,所以应及排涝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5 千 克。
喷施多效唑,可以增加地黄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根茎中的 酸性酶,提高地黄根茎中可溶性糖和庶糖的含量。
(4)除串皮根。地黄除主根外,还能沿地表长出细长地下茎,称串皮根,这 些串皮根损失较多的营养,应及时铲除。
五、注意预防病虫害。
地黄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这些病一般于 5 月上旬开始发 生,6-7 月发生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这些 按常规方法除治,注意选择药剂时应避免使用高毒农药。
(1)白粉病
白粉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夏季侵染叶片。被害叶片初期发生黄绿色斑点,以 后在斑点上产生近圆形的白色粉斑,最后扩大,叶片上覆盖上一层白粉,严重 时叶片早期脱落。
防治的方法是:用 75%甲基硫菌灵杀菌剂或 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在植株上喷洒进行防治。每隔7~10 天喷一次,连喷施2~3 次就可 以痊愈了。
(2) 斑枯病
地黄斑枯病主要危害地黄植株的叶部。大田发病盛期为7~8 月份多雨季节。 通常植株下部的老叶最先发病,陆续向上部叶片蔓延。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圆形 小点,以后逐渐扩大。发生严重时,许多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很快枯黄脱落, 植株早衰,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在温暖高湿,阳光不足和土壤缺肥时最容易 发病。
防治的方法是:采用无病区的种根留种,可减轻下一代地黄的病害。
发病初期,连续喷施75%甲基硫菌灵杀菌剂500——1000 倍液或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 7~10 天喷一次,连喷施 2~3 次 就可以痊愈了(或斑枯病用65%可湿性代森锌600 倍液喷治)。
(3)枯萎病
地黄枯萎病又叫根腐病,主要为害植株的根和根茎部,初期在近地面根茎和 叶柄处呈水渍状腐烂斑,病株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全株叶片枯死。
防治的方法是: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雨季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