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岩土本构综述.docx

格式:docx   大小:2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岩土本构综述.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5/14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岩土本构综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章编号(黑体加粗):1000—7598—(2003) 02—0304—03 (编号用 Times New Roman)
饱和土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摘 要: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许多能够描述饱和土体复杂力学需要根据实际工程问题来选 取。本文主要介绍相对简单并且发展较为成熟的前 两类模型。

非线性弹性模型的共同特点是材料的弹性模型 参数与应力应变水平之间有关,对线弹性的广义胡 克定律进行了推广,建立增量型、全量型或者积分 型的本构关系。依据基本假设的不同,又可以分为: Cauchy弹性模型、超弹性模型和亚弹性模型,相对 于Cauchy弹性和超弹性模型,亚弹性模型表达式更 具一般性,能够模拟材料更复杂的行为。不同类型 的模型定义的应力应变关系函数也不相同。对于 Cauchy弹性本构,需要定义了一个二阶张量函数, 亚弹性应力应变关系为四阶张量,而超弹性需要定 义一个标量势函数,因此从满足能量守恒原则的角 度来说,超弹性本构符合热力学原理[4]。但是不论 是Cauchy弹性,超弹性还是亚弹性,待定的材料参 数都很多,而且很多参数目前还不能直接由试验给 出或者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才能得出,大多数的此 类模型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只能通过数值试验 来进行参数反演,而这一过程十分复杂,并不被工 程界所推崇,因此人们在处理弹性问题时会假设材 料为各项同性体或者横观各向异性体来减少本构参 数,产生了许多较为实用且参数容易获得的本构模 型。
典型的非线性弹性本构主要有双曲线型的E-B 和E-“模型,K-G模型以及小应变刚度模型等。K-G 模型是双线性弹性模型的拓展,模型中考虑了应力 水平对模型参数的影响,假设模型参数K,G为应力 水平的函数,建立增量应力应变关系。典型的K-G 模型有:Domaschuk-Valliappan 模型,Naylor模型和 沈珠江模型,模型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对K,G的应力 水平函数的假设上。相对于K-G模型,双曲线型模 型建立的是全量型应力应变关系,为了能够适应有 限元分析,将其化为增量的形式。该模型最初由 Kondner(1963)[5]提出,后来有Duncan进一步发展, 得到著名的邓肯张模型(1970) [6],并在工程界得到 广泛的应用。由于测量手段的局限性,对于微小变 形问题其处理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采用的线弹 性假设,随着电子测量技术的提高,人们可以对微 小变形进行精准的测量,并发展出一套非线性弹性 本构来模拟,Jardine[7]最早提出了模量随应变水平 变化的模型,其后Puzrin⑻等人对理论进行了完善, 提出了微小应变区域(SSR)的概念。以上这些模型 大多都是假设材料为各项同性材料,对于像土这种 具有横观各向异性的材料,需要对本构关系进行调 整,独立的材料参数将会增加,另外,由于上述模 型都假设了主应力主应变方向一致,所以对于土体 的一些特性如剪胀性不能够很好的模拟,而对于剪 胀性等土体特性的模拟,将在后面弹塑性模型中加 以介绍。

如上面所述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不能很好地模 拟应力应变方向不一致或者状态演化等这些土体相 对于金属材料更加复杂的特性,而弹塑性模型可以 很好的模拟这些特性,因此近年来受到研究人员的 广泛关注。传统弹塑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