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居易
乐天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 , 造化无为字 。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
李忱
琵琶行
白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朗朗上口,珠圆玉润 。
优美动听,深切感人。
弦弦掩抑声声思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问题二]琵琶曲调有哪些起伏变化?请简要概括。联系全文,能否从音乐的变化中捕捉到 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同桌交流
似诉平生不得志。
大珠小珠落玉盘。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铁骑突出刀枪鸣。
------“抑郁曲”
----“欢乐曲”
------“沉思曲”
-----“悲愤曲”
她通过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她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生动的乐章,唱出了她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才艺超群,名噪京华,“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 “大珠小珠落玉盘” 分明是她往日的欢声笑语,盈盈入耳。
[问题三]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白居易
似诉平生不得志。
大珠小珠落玉盘。
从音乐中捕捉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
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她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她“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怎不肝肠寸断?
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她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空船独守。这现实怎能不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
[问题三]: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铁骑突出刀枪鸣。
从音乐中捕捉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
似诉平生不得志。
大珠小珠落玉盘。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铁骑突出刀枪鸣。
以情演曲
琵琶女
琵琶女情感的变化
沉思
悲愤
跌宕曲折,波澜起伏
历历在目→声声入耳→
层层浸染→点点关情。
抑郁
欢乐
:波澜美
[问题七]:两个人的“同是”表现在哪里呢? 前后交流
同是:
才艺超群,无奈离京,
落魄失意,反差巨大。
合作探究:同是
才艺超群:
名扬京都女艺人
无奈离京:
自言本是京城女
落魄失意:
居无定所商人妇
才华横溢大诗人
我从去年辞帝京
谪居卧病浔阳城
昔日:才高位显居京城 如今:谪居浔阳处境艰
少年:
老大:
门前冷落鞍马稀
一曲红绡不知数
·反差巨大
《琵琶行》
白居易
江头夜送客
月夜弹琵琶
月夜听琵琶
乐女话身世之苦
诗人述迁谪之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
白居易
明线
暗线
开篇置景
营造氛围
结篇点题
抒发感情
引出
引出
双线结构
探究: 结构美
一是以乐女弹奏为线索,一是以诗人感受为线索,一明一暗,一实一虚,虚实相生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背景
知人论世,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中,白居易才有如此感慨,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了。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