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税务管理规定.docx

格式:docx   大小:58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税务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云销雨霁 2022/5/16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税务管理规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税务管理规定修订版
制度名称
考勤、休假和劳动纪律管理制度
制度文件编号
本制度共1税退税审批表(一式肆份)
专用缴款书复印件
当期的纳税申报表复印件
其他资料
六、出口货物“免、抵、退”的管理
1、“免、抵、退”的概念。
“免”税是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销售环节的增值税,也就是出口销售税率为“零”税率。
“抵”税是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等征的增值税可以抵扣内销的销项税额。
“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也就是应纳增值税出现负数,对未抵扣完的部分给予退税。
2、 正确计算出口货物销售额,免抵退货物不予抵扣税额。
(1) 出口货物销售额按离岸价(FOB)价×美元汇率
(2) 按离岸价(FOB)价×美元汇率×(征税率-退税率)作为不予抵扣税额。
(3)如是到岸价(CIF)价成交,先将到岸价×美元汇率作为收入。按到岸价(CIF)价×美元汇率×(征税率—退税率)作为不予抵扣税额。待海运费、保险费等单证收齐后作调整为离岸价(FOB)
3、设置出口货物销售明细账和出口货物销售情况登记表,及时反映出口货物单证情况、免抵税额、退税额。
4、办理“免、抵、退”税流程。
出口产品在当月财务上已做销售。
纳税申报的同时,必须报送生产企业出口货物
免税明细申报表(在退税电子系统下,按账输入当月的免、抵、退出口产品的发票号及金额,退税率等,系统自动生成该报表),经征税机关同意,先行预免抵税款,征税机关备案,并在该报表上签字盖章后退回企业一份。
(3)单证收到后(包括当月的单证及前6个月以内的单证),
按出口产品发票号、海关单号、外汇核销单号等输入生产企业出口
货物退税明细申报表,退税系统自动生成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表,在次月的10日以前报南昌市国税局进出口管理分局批准。
(4) 在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方式下,要求销售部门配合做好
协调工作。出口产品出口后5个月内,应抓紧催收所有单证(包括
海关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货物代理证明、出口发票、水单复印件,代垫海运费、代垫保险费发票等)。外贸公司收到外汇结算后,将货款汇入公司时,销售部门应叮嘱外贸公司在电汇单上注明出口货物的发票号,并将货款结算清单及扣除费用的原始单据及时寄给公司,以便财务做好清算工作。
七、税款的计算
1、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转出(含不予免抵退数额)+当期免、抵、退货物已退税额。
2、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增值税×7%
3、应纳教育费附加=应纳增值税×3%
4、年应纳房产税=房产原值×(1—30%)×%。
5、年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
6、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或(-)调整项目〕×33%
7、应纳印花税:
(1)营业账簿×5元/本
(2)购销合同金额׉
(3)借款合同金额׉
(4)资金账簿(实收资本+资本公积)׉
(5)工程技术合同׉
(6)保险合同(保费)×1‰ 
八、税务日常内部检查:
税务日常内部检查由公司财务部负责审计的人员和受公司董事会委托外聘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
1、进项税额检查
(1)取得的专用发票的真伪,内容是否真实、是否填写齐全正确、税务登记号是否准确。
(2)专用发票联与抵扣联记载的内容是否一致、有无只有抵扣联而无发票联。
(3)抵扣运费单据是否属于规定的可抵扣的票据,项目是否符合要求、运费是否已付款。
(4)付款单位与发票单位是否一致。
(5)进口货物是否按规定取得完税凭证。
(6)购进的原材料等改变用途(将它用于在建工程、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项目、非正常损失的原村料、在产品、产成品等)是否将其负担的进项税额作进项转出。
(7)对纳入防伪税控,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专用发票,属于扣税范围的,是否于纳税申报前到税务机关认证(取得税务机关开具《认证结果通知书》和盖“认证相符”戳记的专用发票抵扣联后,才申报抵扣税款)。
(8)是否将进项税抵扣联按月、分税率装订成册并妥善保管。
2、销项税额检查
(1) 销售额计算是否正确。
(2) 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是否在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销售额和折扣额。
(3)不予免抵退税额是否按规定退税的税率作进项转出。
3、所得税检查
(1) 销售收入的计算是否准确、完整;
(2) 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否前后一致;
(3) 折旧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