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局麻与神经阻滞.docx

格式:docx   大小:75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局麻与神经阻滞.docx

上传人:淘气小宇 2022/5/16 文件大小: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局麻与神经阻滞.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局麻与神经阻滞
局麻与神经阻滞
1
局麻与神经阻滞
第1节概括
局部麻醉(Regionalanesthesia)也称部位麻醉是指在病人神志清醒状态下,局麻药应用于身体局部,使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临时被阻断,运动应用。
定位方法:神经刺激仪用于神经定位时和惯例神经阻滞相同须摆体位、定位、消毒铺巾,
进针后接刺激器。开始以2mA电流以确立能否凑近神经,2mA电流可使距离1cm运动神经去
极化,而后调理穿刺针方向、深度及刺激器电流,直至以最小电流( -1mA)产生最大肌颤
抽反响,说明穿刺针已凑近神经,此时停针,回吸无血和液体后注入 2ml局麻药,若肌颤抽
局麻与神经阻滞
局麻与神经阻滞
4
局麻与神经阻滞
反响减弱或消逝,即获得进一步证明。假如注药时伴有激烈痛苦提示有可能神经内注射,此时应调整方向。
合用范围:神经刺激器可用于混淆神经干定位,除可用于一般患者外,更合用于那些不可以合作及反响愚钝的患者,但操作者仍须掌握局部解剖及操作技巧,以确立穿刺部位及穿刺方
向,只有在穿刺针凑近神经时神经刺激仪才能帮助定位。
五、局部麻醉并发症
每一种局部麻醉方法因其解剖构造不一样,而相应有特别并发症,下边主要介绍使用穿刺针穿刺及注射局麻药而惹起的拥有共性的问题。
(一)局部***的不良反响
主要波及局麻药过敏、组织及神经毒性、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响,对于其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详见第28章。
(二)穿刺惹起的并发症
局麻与神经阻滞
局麻与神经阻滞
5
局麻与神经阻滞
1. 神经伤害 在进行穿刺时可直接伤害神经,特别伴异感时,
(1985)报导经腋路臂丛阻滞时神经伤害发生率分别为 2%和

slender(1979)%,而有异感时发生率更高。
局麻与神经阻滞
局麻与神经阻滞
29
局麻与神经阻滞
使用短斜面穿刺针及神经刺激仪定位可减少神经伤害发生率。穿刺时还应防止神经内注射。
血肿形成四周神经阻滞时偶可见血肿形成,血肿对局麻药扩散及穿刺定位均有影响,因此在穿刺操作前应咨询出血史,采纳尽可能细穿刺针,同时在凑近血管丰富部位操作时应仔细。
感染操作时无菌原则不严格或穿刺经过感染组织可将感染进一步扩散,所以有局部感染应视为局部麻醉禁忌症。
第2节表面麻醉
将浸透作用强的局麻药与局部粘膜接触,使其透过粘膜而阻滞浅表神经末梢所产生的无痛状态,称为表面麻醉。
表面麻醉使用的局麻药,难以达到上皮下的痛觉感觉器,仅能排除粘膜产生的不适,所以表面麻醉只好对刺激根源于上皮组织时才有成效。粘膜细胞的指状崛起与周边细胞交织形成功
能性表面,局麻药简单经粘膜汲取, 皮肤细胞摆列较密, 外层角化,汲取迟缓并且汲取量少,
故表面麻醉只好在粘膜长进行。但一种复合表面麻醉配方EMLA(EutecticMixtureofLocalAnesthetics)为5%利多卡因和5%丙***卡因盐基混淆剂,皮肤穿透力较强,可用于皮肤表面,
能够减少经皮肤静脉穿刺和置管的痛苦,也可用于植皮,但镇痛完美约需 45-60min。
局麻与神经阻滞
局麻与神经阻滞
29
局麻与神经阻滞
一、表面***
当前应用于表面麻醉的局麻药分两类:羟基化合物和***类。
临床上应用的羟基化合物类表面***是芬芳族和酯类环族醇,为苯甲醇、苯酚、间苯二酚和薄荷醇等,制成洗剂、含嗽液、乳剂、软膏和铵剂,与其余药物伍用于皮肤病、口腔、肛管等治疗,与本章表面麻醉用于手术、检查和治疗性操作镇痛的目的其实不一致。
本章议论的***类表面***,分为酯类和酰***类。酯类中有***、盐酸已卡因(Cyclaine)、哔哌卡因(Benzocaine)、对氨基苯甲酸酯(Butamben)和高水溶性的丁卡因(Tetracaine)。酰***类包含地布卡因(Dibucaine)和利多卡因(Lidocaine)。此外另有既不含酯亦不含酰***
的达克罗宁(Dyclonine)和盐酸丙码卡因(Pramoxine),达克罗宁为安全的可溶性表面***,刺激性很强,注射后惹起组织坏死,只好作表面麻醉用。
混淆制剂 TAC(Tetracaine,Adrenaline,Cocaine )可经过划伤皮肤而发挥作用,由 %
丁卡因,10%-%***,加入含 1:200,000肾上腺素构成,在美国宽泛用于少儿皮肤划
伤须缝合时表面麻醉,***最大使用安全剂量为 3-4ml/Kg,少儿为 。TAC不可以透
过完好皮肤,但能快速被粘膜所汲取而出现毒性反响。为防止毒性反响及成瘾性,研究不含
***的代替表面麻醉剂, 发现丁卡因一苯肾上腺素的制剂与 TAC相同可有功效于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