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syhqk 2022/5/17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厘米》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浙教版现代小学数学第100、101页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认识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浙教版现代小学数学第100、101页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生能在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3、通过想象、估测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会测量和日常生活的严密联络,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测量并正确读出尺子上物体的长度。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尺、、图钉、1厘米的小管或小棒、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位动物朋友,想认识吗?(小松鼠,小兔,小猴)它们是非常要好的三位朋友,有一天小猴想知道自己的身高,好朋友们都来帮助,看它们发生了什么事?小松鼠说你的身高是5,而小兔却说你的身高是2,为什么呢?(学生猜)终究是怎么回事呢?(师擦去蒙层,露出松果和白菜)(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为同一只小猴量身高,为什么它们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它们选择的物体不一样.
师:看来用不同的物体去测量,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那老师如今用扎去量。师介绍扎,,再指名一位学生上来量。问:为什么都用扎为小猴量身高,老师是3扎而他却是4扎呢?(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因为老师的一扎大而他的一扎小。
师:看来,用同一种物体去量,因为物体长短不同,测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所以,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用尺子量。(真聪明)
师:尺子是我们测量物体长度常用的工具.
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尺子。(课件出示 并出示对应的尺子实物坐介绍)
2、认识刻度尺
师:拿出你自己的尺子,请认真观察,尺上有什么?(留1分钟)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学生说道长短竖线时借助放大镜功能让观察)(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用课件展示厘米尺的放大图,同时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尺:
(1)刻度线。
(2)刻度数(其中0刻度:标志着尺的开场)
(3)厘米尺上标注的“厘米”或“cm"。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提醒课题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和“厘米”成为好朋友吧,它是人们统一规定的长度单位。老师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师: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①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1厘米也可写成1cm。②从刻度3到刻度4是多长呢?(也是1 cm,师克隆1厘米)。③你还能找到1 cm吗?(指名上来用克隆找出多个1厘米)。课件: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