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境卫生题库一、名词解释: 1、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 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2 集中式供水: 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集中净化的消毒后,通过输水设施输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3 生物圈:是由生物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所构成。 4. 环境污染: 当排入环境中的废弃物数量或浓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 影响到人体健康, 称为环境污染。 5. 温室效应: 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6. 介水传染病: 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称为介水传染病。 7. 有效氯: 用于饮用水消毒的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氯成分称为有效氯。 8. 尘肺: 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9. 环境介质: 是指大气、水、土壤( 岩石) 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介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 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 10. 热适应: 是指人体在热环境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适应的现象。 11. 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由于热平衡和(或) 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 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性疾病。 12. 生产性噪声: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 13. 职业性肿瘤: 在作业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期的潜伏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 14. 中毒: 机体受到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 15. 化学窒息性气体: 能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 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 引起组织缺氧或细胞内窒息的气体。二、填空题 1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 ___ 和___ ___ 。(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2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 、______ 、______ 三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3 .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 和______ 。(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4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5 .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可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_____ 、___ 、______ 、______ 和___ ___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6 .大气污染包括__ ____ 和___ ___ 两大类。(天然污染;人为污染) 7. 室内小气候主要是由______ 、______ 、______ 和______ (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这四个气象因素组成。(气温;气湿; 气流;热辐射) 8.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方式有______ 与______ 两类。(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 9. 《生活饮水水卫生规范》( 2001 )中规定的细菌学指标包括______ 、总大肠菌群、______ 和______. (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游离性余氯) 10. 直接从事供水、管水的人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凡患有痢疾( 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______ 、______ 、______ 、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疾病或病原携带者, 不得直接从事供水管水工作。(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 11. 地方性氟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______ 和______. (氟斑牙;氟骨症) 12. 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和______. (村镇规划) 13. 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环境分为______ 和______. (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14. 根据化学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其理化性质是否改变,可将污染物分为______ 和______.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15 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称为______. (介水传染病(或水性传染病)) 16. 我国目前最普及和最有效的用于饮用水的化学消毒方法是______. (氯化消毒) 17. 生物标志分为______ 、______ 和易感生物标志。(暴露生物标志效应生物标志) 18. 克山病是一种以______ 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地方病,因此,此病亦称为______. (心肌变性坏死;地方性心肌病) 19. 健康危险度评价主要包括: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