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优选)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第一页,共四十六页。
第一节 肾和输尿管结石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发病率 1%~5%
左、右侧发病率相似
双侧同时发生占10%
上尿路结石
下尿复发性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及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相关检查
直肠指检
PSA
B超:可测定前列腺大小及残余尿
尿流率
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
1。增大的腺体向两侧和向膀胱内突出,造成膀胱出口堵塞。增生使前列腺段尿道弯曲、伸长,尿道受压变窄。
良性前列腺增生
引起排尿梗阻原因: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
前列腺内尤其是围绕膀胱颈的、含有丰富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平滑肌,在膀胱逼尿肌收缩时并不松驰,造成梗阻。增生的平滑肌,在膀胱颈形成环状结构。前列腺可不增大。
2.平滑肌
膀胱
尿道
前列腺
组织
外科包膜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药物治疗
特拉唑嗪2mg,每晚一次,长期服用。
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无力、困倦、直立性低血压、逆行射精等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第三节 前列腺炎
解剖学上把前列腺分为五个叶,即前、中、后及两个侧叶。前列腺组织可分为中央带、移行带及外周带;移行带好发前列腺增生,周边带好发前列腺癌。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
前列腺炎传统分类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acute bacterial prostatitis ,ABP)
前列腺炎
(prostatitis)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CBP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non or abacterial prostatitis,NBP)
前列腺痛(prostatodynia,Pdy)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
病因学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
为血行感染或逆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感染性急性炎症,主要致病菌常为淋球菌、金葡菌以及大肠杆菌等。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
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由前列腺慢性复发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慢性炎症,常有慢性尿路感染病史。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属、沙门氏菌属、克雷白菌属等。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
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CPPS)
膀胱颈功能失调导致尿液返流至前列腺腺腔及腺泡,引起化学性炎症,尿流动力学常提示尿道闭合内压升高;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六页。
常见症状
下腹、会阴、肛门坠胀感,腰酸胀感,尿道外口滴白。
排尿不适、尿频、尿急。
尿道烧灼感、尿道痒感、尿道疼痛。
失眠、乏力、烦闷、沮丧。
第三十页,共四十六页。
诊断 (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 镜检
高倍视野( 400)下中白细胞计数超过10个或15个,或可见多个吞噬有脂质小体的巨噬细胞存在常提示前列腺炎症的存在。常同时伴有脂质小体的减少。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
VB1: 初段尿10ml; VB2:中段尿10ml;( 尿量达200ml时;
:前列腺按摩液;VB3:前列腺按摩后最初10ml尿液。
Meares-Stamey 实验(四杯实验)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六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抗生素治疗
急性前列腺炎:
静脉滴注喹诺酮类或头孢菌素
疗程5~10天,
有效后改口服,疗程至少4周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六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抗生素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口服为主
推荐先口服喹诺酮类2~4周,
有效继续服用
无效改药,磺胺类、红霉素或阿奇霉素
总疗程4~6周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六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α受体阻断剂治疗
缓解下尿路症状和疼痛
特拉唑嗪 2mg qd
其他解痉、止痛、催眠镇静治疗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六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第四节 附睾炎
第五节 睾丸炎
青壮年为主
逆行感染为主
细菌感染为主
革兰氏阴性菌为主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六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泌尿系统)
临床表现
特拉唑嗪(高特灵)
2mg口服,一日一次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六页。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