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docx

上传人:雨林书屋 2022/5/1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怀瑾先生谈儿童读经.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怀瑾先生谈小孩读经
南怀瑾先生谈小孩读经
1/3
南怀瑾先生谈小孩读经
南怀瑾先生谈小孩读经
半个多世纪以来,南怀瑾先生漂泊天涯,但素来苦心孤诣地为重整中国文化断层在奔
走、在呼号。近来几年来,出新的生命力。可是,“五四”运动时,胡适一班人倡议白话文。这本来有益于普及文化,但他们却以荒弃文言文为代价。于是,这一代知识分子不再可以使
用文言文,基本上就读不懂古书,结果失去了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无法再从传统经典中吸取养料,产生出新的创立活力。相反,只得鹦鹉学舌,从欧美文化中一麟半爪地讨一点来卖弄。因此,现在提出重整中国文化断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有本质内容的,就是要培养熟悉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一代人,找回打开这个上下五千年文化宝库的钥匙,让传统重新成为文化创立的动力。
小孩读经运动,就是倡议教十五、六岁从前的孩子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也可以包括一小部分佛家的书。南老师说,
无论四书五经,或是其他古书,任何一段,教小孩子像唱歌相同,很轻松快乐地背诵,不给他讲解,有时稍稍讲一点。这样背下去今后,一辈子都适用,一辈子都忘不掉。不仅中国文化要背,外文也可以背。教小孩子背书,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可以说
西方人也忘记了。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特别是读中国书,更要高
声朗诵。朗诵多了,音韵和字义等因素都会渐渐影响读者,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慢慢悟
进去,将来长大后的学问就广博了。在中国古代,这是个一般的教育方法,但在二十世纪
中国开始接受西方文化后,对小孩的教育,不再采用朗诵、背诵的方法,而重视知识的灌
输和理解。这是受美国教育家杜威合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胡适等人将杜威“生活即教育”、
“理解为教育前提”的理念引入国内此后,将背诵经典视为食古不化的传统积弊。他们主张:教材的选编要依照分类化原则,依小孩理解能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他能懂的才教。教育目标依照合用原则,小孩生活上有需要才教。授课方法要注意兴趣原
则,也就是要适应小孩的兴趣,有兴趣才学得好。结果小孩教育就变成了“小猫叫,小狗跳”。其实,背书的方法不仅不阻挡社会发展,反而使社会文化更发达。背诵可以增加一个
人的智力、记忆力、思虑能力,使脑筋更细腻、更精详。
南怀瑾对小孩背诵经典的这种见解是有科学依照的。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医师论证说:人类有两大学****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记忆好像计算机资料的输入和保留;理解好像程序的设计和应用。没程序空有资料,则资料是死的;没资料空有程序,程序是虚的。二者缺一不可以,但记忆力与理解力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相同的,依照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1至3岁即有显然发展,3至6岁,其进展更为迅速,6至13岁,则为一世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13岁为一世记忆力的最巅峰,今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经常20岁今后,心境一不平衡,便有减退可能。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相同,理解力也是自零岁开始酝酿,1至13岁总是缓慢上升,13岁今后方有长足之发展,18岁今后渐渐成熟,但仍旧可因经验及思虑之磨练而素来有所进步,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