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庐山白鹿洞书院
三、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创立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二)创立过程
创立:北宋五子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宋明理学
(三)历史影响
(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困境
表现:
汉末、魏晋、唐末五代地位进一步动摇
原因
佛教、道教的兴起与传播
儒学本身日益沦为笺注之学,受到质疑
发展
唐中后期,韩愈、李翱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
北宋的儒学复兴运动
为理学产生奠定基础
汉代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
资料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宋)陈颐《河南陈氏遗书》
资料
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弃封建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韩愈
(二)创立过程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 “北宋五子”
二程的思想
哲学思想:
伦理观:
政治思想:
“天理”是万物本原,先有理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发挥“仁”的学说,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程颐
程颢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程颢像
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
程颐像
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理学的方法论
怎么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