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论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育和行为指导,培养学生不怕艰难、坚毅勇敢的品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乐观豁达、奋发进取的优良品质。职业学校学生特殊群体形成的背景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近年来高校扩招引起大学热、人才市场选人标准学历过高等原因使得职业学校生源素质降低,一些考高中分数较低的学生进入学校等。再者,由于学生课业容量增加、新科技因素对学生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社会竞争、父母的期望值和多元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产生出各种心理不适。
心理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全的人格,使得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后成为技术合格、心理健康的职业人才。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教师和班主任日益感到:教育观念必须更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立体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所有的教职人员参与。根据现如今的社会情况,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三、结合高职生实际进行心理教育
我针对我校学生当前的实际问题,总结出一套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一些经验,可表述为:探讨“一配合”理念;激活“两协调”的方法。通过这一研究和实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始终在学校“大德育”环境下正常运行,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
“一配合”的探讨,主要指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配合。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大德育的组成部分,思想教育是确立政治方向、理想信念的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培养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使学生形成坚持真理、树立价值观,体现将社会主体意识内化的教育机制。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实现学校的教育功能和责任。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方向、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品德高尚、遵纪守法、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现代人。但是在工作的内涵、方式方法上又有区别。二者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目前我校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如:学校党委建立了班主任工作责任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办公室为有问题的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共青团工作、第二课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两协调”的发挥,主要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协作与配合。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为此我们积极利用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的方式沟通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告家长书告之学生家长学校各项安排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使家庭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
四、高职生形成健康心理的方法
在高职生健康心理形成的过程中,班主任在健康心理成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职业学校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我就自己浅薄的经验谈几点:
首先,班主任在工作中态度要开明。要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点拨,使之在个人特点的基础上获得全面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