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报告
无心磨床实验
曹远冲 1120140514 李泽宸 1120140522 白翌帆 1120140513 杨炳东 1120140506
詹宁威 1120140507
2017-6-24
机 ?索图
反映的是工艺过程质量指标分布中心(系统误差)的变化, R点图则反映工艺 过程质量指标分散范围(随机误差)的变化。因此,这两个点图必须联合使 用。其中:
??
????
1
???-E
??
??=1
R = ??????? ???????
式中m ——每组工件的件数;
???????????——每组工件中最大的加工尺寸和最小的加工尺寸
在???图上,?超样本平均值的均值线,UCL、LCL是样本均值x的上、 下控制线。
在R点图上,??是样本极差R的均值线,Ur是样本极差的上控制线。其中
??? ??d?=1??? UCL??? ?? LCL=?2? ??(m=5
"??二?=1???????= ??(m=5
式中n ——该批工件的分组数;
??——第i组工件的平均尺寸;
??—」第i组工件的尺寸极差。
3 .误差复映规律
由于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工件加工前的误差 ???以类似的形状反映到加工后的 工件上去,造成加工后误差???,这种现象称为误差复映。误差复映的程度通常 以复映系数 关示,计算公式如下:
???
&二 丁
? ??
式中e——误差复映系数;
??? ——加工后的误差;
??? ——加工前的误差。
四、实验内容
.对将要加工的30个试件编号;
.用千分表测量编号为5、10、15、20、25和30的试件10个截面处的外 圆直径,并将相关数据填入表
1中;
.在无心磨床上按试件编号顺序对 30个试件进行外圆磨削;
.用千分表测量磨削后试件的左端、中间和右端处的外圆直径,并将相关数据 填入表2中;
.用千分表测量编号为5、10、15、20、25和30的加工后试件10个截面
处的外圆直径,并将相关数据填入表 1中;
.采用分布曲线法分析该批工件的加工误差分布规律;
.采用正态分布曲线法,分析无心磨磨削外圆工序的加工质量;
.采用点图分析法,分析该批工件加工尺寸随着加工时间的延续而变化的规
.根据编号5、10、15、20、25和30试件加工前后尺寸变化的规律,绘图 分析是否存在误差复映规律,并计算误差复映系数。
五、注意事项
.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仅可以重复一次,应尽量利用一次实验的数据处理 多个方面的结果。
.实验参数的设置必须以现有条件为基础。
.必须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实验,做好实验的原始数据记录。
.爱护机床设备,尊重操作指导人员。
六、实验数据(以下数据均为与标准值的差值,标准值大约为20mm
表1误差复映实验数据处理表(uni)
试
加
截
截
截
截
截
截
截
截
截
截
件
工
面
面
面
面
面
面
面
面
面
面
序 号
刖 后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D9
D10
5
刖
1
12
22
20
9
2
17
22
19
7
后
-1
5
r 13
11
0
0
8
12
5
-2
10
刖
2
12
20
13
4
3
14
20
17
15
后
2
7
11
7
-1
-1
11
11
7
-4
15
刖
0
11
19
14
5
5
10
19
15
2
后
-4
8
12
8
-4
1
8
9
6
-4
20
刖
6
15
20
18
9
6
17
20
13
6
后
-8
8
11
9
-5
-6
8
12
7
-4
25
刖
6
14
20
15
9
7
17
19
14
5
后
-5
7
11
7
-4
-3
8
12
4
-6
30
刖
9
17
20
16
11
6
17
19
15
6
后
-6
6
12
6
-7
-6
6
11
5
-4
表2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数据处理表(um)
试件序号
左端直径
中间直径
右端直径
直径平均值
1
1
P 13
-3
2
-21
5
4
-
3
-1
15
1
4
-3
13
4
5
-1
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