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 共同决定的。[记忆]
(2005/1/6)。[记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 (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
忆]
有组织
地进行
部、内地和边疆地区的建设
西北和东北
20世纪80年
代中期后
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内地到沿海
.山区到平原
.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民工潮”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
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 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 经济因素 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
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
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 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 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
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征:
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
显;
北■
-LJ1—
h—AT- H -H*- CT T- 1>・ | , ET-F T
一 工厂 l 隹书区力■公怀—育——
3、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4
祜 tiE
位注
rr 中 ix
再 m1■ 01
城rtra*f它能.
工迷心匕H山现分 4k.
1 上 g 频 T 知,£L 书PC E外针…位置上 :it 1RF.
和逐
喻 rtf 讣
EK
低 地
£.t
放于内魄. 工业 IX M+V1- - - J lULJlh ~r TF tx Ft 诟 *
幅北区
点枳逐花状.
"济湖功人 匚1知■自女谭铮1天.
理旃物加大醇*» 内
WIIIJ " IKI 分4牝-
住•/
Et如附MS 口型:,
厂业取
川Wnet界
Wi itl rtr L£1 岁卜维 XT祕. 冲g向丁?n KE文丽
色千而K/Sft25t
4、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
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讨他
*
市中心
**
从中心* 伸出京的 去要£踣 晌文仁虎
联高
较高
母离用屋
的■况
牡偃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心距离的影响最大
心距离的影响最小
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
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
(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8、城市内部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