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华北深度干渴.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华北深度干渴.doc

上传人:史湘云 2022/5/22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华北深度干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华北深度干渴
欧阳洪亮 华北平原水资源全面紧张,对地下水普遍的掠夺性超采,形成了30多个“漏斗”区,地面沉降面积达5万平方公里

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沿西北方前行约30公里,巍巍太行山间,已经建成40年的黄壁庄922年建站以来滹沱河流量的最高记录:1956年8月4日,13100立方米/秒。而如今,自大坝以下已完全断流。《财经》记者在现场看到,宽阔壮观的河床中,除了附近村民的麦田,到处都是白沙泛滥。
华北水系曾有着悠久的通航历史,在并不太遥远的上世纪60年代,乘小火轮可以从天津沿南运河直达河南安阳,沿滏阳河可直达邯郸。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华北平原的大部分河流像滹沱河一样干涸,普遍断流。华北的水,只留在老人的记忆里,和一些老水利图纵横遍布的蓝色脉络里。
“如今整个河北,只剩下白洋淀的几个渔村还有渔船往来。白洋淀的水,其实也是从黄河补来的。”魏智敏颇为感慨地对《财经》记者说。

“漏斗”上生存
在位于滹沱河畔的河北正定县曲阳桥镇西叩村,几百斤重的铁钻被吊塔高高吊起,钻进干涸的地表,再吊起来倒出泥土,如此反复。
这是村民安更生请来的打井队,他们要连续工作四个昼夜,才能打出一口90米深的机井。井口的旁边,就是等待灌溉才能拔节的麦地,以及因为太浅而干枯了的旧机井。这些六年前打的40米深的旧机井,早已因为深度不够,无水可抽了。
尽管上溯30余公里就是黄壁庄水库,但村民还是选择用机井浇地,因为购买灌渠的水过于昂贵。当地村民告诉《财经》记者,浇一亩地得五六十元钱,不划算。这个拥有4000多亩地的村庄,就依赖着上百口这样的机井生息。
当然,对于54岁的安更生而言,1980年以前种地的日子是值得怀念的。那时的平原水井,用一根扁担就能提上水来;浇麦子用手摇井,一早晨也能浇一亩地。现在几十米深的机井,抽半天才能浇一亩麦地,电表却转得飞快。
“现在不要交农业税了,种地成本却越来越高,越来越不赚钱。”他抱怨说。
在柏乡县西汪乡寨里西村,一个位于河北平原“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宁柏隆”(河北省宁晋、柏乡、隆尧三县)漏斗区上的普通村庄,情况就更为严峻。
村民魏民乐的新房子刚建到一半,就已经耗费了21车水,折合200多元。在这个地表看不到水的村子,任何用水都需要钱买,包括饮用水,也都是从村里惟一的公用水井里购买,8元钱一车。一车水大约3立方米,一家人省着用,大概可以维持20来天。





即使这样的局面也很难维持太久了。村民杨里峰告诉《财经》记者,这个月内,村里这口200米深的井可能就会没水了。这一带村民浇地的机井普遍深达200米,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位的下降。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专家陈志恺告诉《财经》记者,像这样的机井,在整个华北平原有200多万个,它们在华北平原形成了30多个“漏斗”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达5万平方公里。河北省、天津市、山东德州市的漏斗区,更是已经连成了一片。
这一切不仅抬高了农业生产成本,并影响着长期的粮食生产潜力。同时,还直接威胁到很多人的生存。
以寨里西村为例,2006年6月一场雨后,人们突然发现一条长八公里、宽数十厘米、最深处达十余米的巨大裂缝,仿佛一道令人触目惊心的伤痕。地裂导致李琴等五户人家的房屋墙体和地面多处开裂,幸运的是未造成直接人身伤亡。
邢台市地震局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后来的勘查都证实,地裂缝增多与超采地下水形成不规则地陷沉降有关。陈志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由于地下水持续严重超采,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整个海河流域平原已发现200多条地裂缝,而这一切迄今还没有任何减缓的迹象。

水的争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华北地区就开始出现持续偏旱的趋势。
以河北为例。上世纪60年代以前,河北年均降雨量630毫米,水资源总量335亿立方米,而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总计才40亿立方米。但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随着人口膨胀和经济发展,河北总用水量急剧膨胀到210亿立方米,全省的可用水量却锐减到160亿立方米。
在陈志恺看来,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地区,一个恶性循环早已形成: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导致工业和城市挤占农业用水;农业用水又挤占生态环境用水,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
目前,华北地区整个生态退化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不仅地表水,地下水也被污染。根据海河水利委员会的评价结果,浅层地下水劣于国家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可饮用的标准)的分布面积达到96318平方公里,占评价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三。此外,华北还每年引用30余亿立方米污水直接灌溉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