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机械集团企业重组方案
x机械集团企业重组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目 录
力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目前尚不具备的资源和能力,北方秦川在改制和规范化运作过程中,短期内将多种方式借用外力,如通过与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自己的资源能力水平,从长远看,则要通过加大投入,培育适合本集团发展的资源和能力。
管理控制系统是组织运行的软件,包括财务、人事、权限、信息等管理控制的基本途径和战略管理、计划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等重点控制内容的过程管理。如何调动整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是管理控制系统所要考虑的内容,它决定了北方秦川如何去做的问题。通过管理控制系统整合,协调上下利益,保证资源的共享,能力的充分发挥,从而实现母公司对子公司有效的控制,为实现集团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组织结构、战略目标分解体系及管理控制体系,组成了战略目标的基本支撑体系。其中组织结构是整个支撑体系的根基。战略目标说明的是公司想做什么的问题,明确的战略目标是制定和执行战略的基础,它为所有员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战略目标的分解更具有现实性,更能直接地激励员工。资源和能力决定的是公司能做什么,是有效的公司战略的基础所在,也是一家公司区别于另一家公司的关键。管理控制是在既定的组织框架和资源能力下,对公司内部控制权力的划分和资源的综合运用,决定的是公司如何去做。
北方秦川重组的核心是,对母公司及所属各子公司进行合理的业务重组和组织重组,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格局,以提升母公司整体实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北方秦川重组困难的客观性与艰巨性
(一)重组的必然性与众多利益相关者反对之间的矛盾
重组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北方秦川的重组将涉及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从企业本部来看,各利益集团是客观存在的,企业本部有主要经营者、中层、改制保留员工和改制分离员工四大利益团体。管理规范化在强调组织控制权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管理者的责任,尤其是主要经营者的责任;组织机构精简和中层管理人员队伍的压缩将使部分中层人员从现有的岗位上退下来;在北方秦川实现竞聘上岗的员工将获得工作机会,而未能通过竞聘上岗的员工虽然得到了安置费或者补偿金,但他们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技能机构差异很大,部分人员获得再就业将是很困难的,他们将会不认同重组;顺利实现了退休的员工将会比较满意;未能享受安置费或补偿金待遇的员工将会激烈反对。
(二)重组面临的社会环境改善缓慢和重组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
西安秦川作为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曾经承担了相当繁重的社会职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北方秦川的改革已经与当地社会环境的改善已经结为一体,要么互相促进,要么互相阻碍。总体看,北方秦川面临的社会环境改善的速度并不乐观,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地方政府接收企业办社会职能部门滞后。在现行财税体制下,各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也不宽裕,尽管企业分离所办学校和医院等社会职能己成为共识和趋势,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展缓慢,成为北方秦川重组中的实际障碍。
北方秦川及所在城市的社会吸纳能力低。陕西的地域文化特点也影响了企业,企业市场意识、改革意识相对落后,职工思想趋于保守,对企业的依赖强。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的平衡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社会救济体系,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的完善尚需时日。北方秦川的冗员负担沉重,冗员还不能一下子推向社会,在一段时期内北方秦川还将实际承担多余的社会保障职能。
(三) 职工改制重组的心理承受能力低和富余职工必须快速分离的矛盾
北方秦川的现有职工队伍是从计划经济下培养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职业素质适应的是计划经济。很多职工整个家庭的命运连接在秦川的命运上,职工已经习惯于以厂为家,在企业改制重组时,显得很不适应。作为军工企业,北方秦川职工比起其他国有企业的职工,对市场的接受更为缓慢,对重组的心理承受能力更低。政策性破产则要求
对富余职工的分离要快速进行,在此过程中将会遇到强大的反作用,会阻碍甚至破坏主业重组的正常进行。
第二部分:北方秦川重组方案
根据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整体部署及《西安秦川(集团)发展总公司政策性破产和重组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订西安北方秦川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五次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构筑母子公司体制为核心,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