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培训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
授课教师:林晓灵
授课时间:2013年
课 时:45分钟
授课对象:新增员工
教学目的: 通过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作用、结构、分类等的学习,使每位新增员工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的培训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
授课教师:林晓灵
授课时间:2013年
课 时:45分钟
授课对象:新增员工
教学目的: 通过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作用、结构、分类等的学习,使每位新增员工熟练掌握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佩戴
教学重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佩戴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佩戴前的检查及佩戴顺序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内容提要
1、引言
2、空气呼吸器的分类
3、空气呼吸器的结构
4、空气呼吸器的检查及佩戴
5、操作练习
6、空气呼吸器的注意事项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一、引言
通过对空气呼吸器的分类、结构、正确佩戴的学习,使我们在最初接触空气呼吸器时能够正确的佩戴 ,而不至于出现紧急事故时产生不必要的错误佩戴,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为什么要佩戴空气呼吸器?
因为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尤其在密闭的空间内发生天然气泄漏后,为保证人生安全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处理事故。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二、空气呼吸器的分类
空气呼吸器包括负压式和正压式两种。压缩空气由气瓶经导管和调节器进入面罩,呼出气体则经呼气阀排入大气。由于调节器和呼气阀均为单向的,使气流按规定方向流动。负压式空气呼吸器在使用者吸气时,面罩内呈负压;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则在使用者无论吸气或呼气状态下,面罩内压力均为正压,因此使用时更安全。
我厂集气站使用的MSA、巴固空气呼吸器就是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面罩
背架
气瓶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空气呼吸器的结构
1、背架组件(含压供式减压阀)
2、气瓶
3、面罩组成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背架组件
供气阀
中压软管
高压软管
荧光压力表
腰带
肩带
气瓶固定带
第九页,共二十一页。
减压阀
1
2
3
4
1、手轮
2、报警销
3、高压管接口
4、中压管接口
第十页,共二十一页。
气瓶 面罩
传音膜
呼气阀
5点式头部束带
颈带
快速接口
面屏
手轮
气瓶接口
安全防爆膜片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四、呼吸器的检查及佩戴方法
(一) 空气呼吸器的检查
1、面罩检查:
① 束带、颈带完好,无老化、断裂等现象;
② 面屏清洁、无损坏现象;
③ 接口清洁无堵塞现象;
第十二页,共二十一页。
四、呼吸器的检查及佩戴方法
(一) 空气呼吸器的检查
1、面罩检查:
④ 内面罩完好,无脱落;
⑤ 检查面罩密封面是否完好、与面部是否紧密贴合。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2、气瓶的连接
① 对气瓶固定带进行调节,使气瓶能牢固连接在背架上;
② 检查高压减压器与气瓶的连接。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3、泄漏实验
① 按下压供式减压阀的红色按钮(MSA);
② 打开气瓶阀手轮至少两圈;
③ 阅读压力表:300巴的气瓶压力示值应不小于220巴;
④ 关闭气瓶阀;
⑤ 呼吸系统压力的下降值在1分钟内应不大于10巴。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4、报警器的检查
打开气瓶阀,待系统充满压力后,马上关闭,小心推入供气阀的的黄色按钮,直至空气缓慢流出,观察压力表,在55巴左右时,报警器开始报警。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二) 呼吸器的佩戴
1、放长肩带,把呼吸器背在背部。
2、收紧肩带,直至背架与背部完全吻合舒适为止。
3、扣上腰带插口,腰带插口凸面朝身体一面。
4、拉紧腰带。
5、调节肩带。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6、将颈带挂在颈部,双手拉开束带,把面罩套在下巴上。再把头带拉向脑后,扶平头带,依次收紧头带(颈部、两侧、前额)。
7、用手掌遮住接头入口,检查面罩的密封性。
8、按下压供式减压阀的红色按钮(MSA),打开气瓶阀至少两圈。
9、将减压阀连接到面罩上(旋转、听到“咔嚓”声),打开减压阀。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五、空气呼吸器的检查及佩戴练习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六、空气呼吸器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期间经常检查减压阀与面罩之间的连接牢度以及压力表所指示的气瓶压力,如果气瓶压力减少到报警器的触发压力时,报警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