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胸外心脏按压术
胸外按压术
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积弱
禁忌症:胸壁开放性损失、肋骨骨折、胸廓畸形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胸外心脏按压术
胸外按压术
适应症: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积弱
禁忌症:胸壁开放性损失、肋骨骨折、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准备
呼吸和循环骤停的判断
意识完全丧失:首先判断患者的反应,观察皮肤颜色、瞳孔。可以拍打或摇动患者,并大声问“你还好吗?”。
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股动脉也可):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
迅速检查能否正常呼吸:应在患者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的情况下就开始救援。心脏骤停患者可能出现癫痫症状或濒死喘息,并导致可能的施救者无法分辨,应询问成人患者的反应,确定患者是否有呼吸以及呼吸是否正常,以尝试区分濒死喘息的患者(即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以及可正常呼吸不需要心肺复苏的患者。通过看、听、感觉(看:胸部有无起伏;听: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附近,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感觉:有无气体溢出)。三步骤完成,判断时间不超过10s。(最新指南这步已被取消)。
听心音是否正常
求助 在不延缓实施救援的同时,立即呼救(打电话或呼叫他人打电话),寻找他人帮助,通知急救医疗系统。
锤击复律 确认心跳骤停后,可试作锤击复律,从20-25cm高度向胸骨中下1/3交界处锤击1-2次,若患者能立即恢复脉搏和呼吸,不应继续锤击。(已证实室速者不应锤击,以防锤击后转为室颤。)
操作
2005版《心肺复苏指南》规定,成人心肺复苏程序从开放气道开始,首先检查病人是否可以正常呼吸,然后做2次人工呼吸,再进行30次胸外按压,随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30:2循环,即“ABC”。新指南将C步骤提到了第一位,即在打开气道和做人工呼吸之前就进行胸外按压,即“CAB”。
1. 打开和清理呼吸道
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
取下活动义齿。如果有明显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的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3)采取仰头抬颏法:一手置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只手的示、中两指尽量提高下颏,使下颌尖、耳垂的连线使下颏尖耳垂连线基本与平地垂直,以通畅气道。
2. 口对口人工呼吸(可垫湿的纱布)
(1)术者以置于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鼻孔;
(2)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缓慢吹气,确保胸廓能看到抬起即可,送气时间为1s以上,呼气时松开。实施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保证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起伏。无论是否有胸廓起伏,两次人工通气后应立即胸外按压。
3.胸外心脏按压
患者应仰卧于平躺于硬质平面,救援者站或跪其旁。如患者在床上进行,应在患者背部垫以硬板。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双乳头中间。
(2)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