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跆拳道-训练中常见伤以及伤后处理.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跆拳道-训练中常见伤以及伤后处理.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2/5/24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跆拳道-训练中常见伤以及伤后处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 / 3
医师认为, 跆拳道选手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踝部、足背、膝前部、胫骨、股前部、股后部、腰椎、手指等,此外还有其它20个部位也容易经常受伤,必须多加注意。医护人员认为强烈撞击、局部过度使用、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当、二度重创、热身方式不2 / 3
医师认为, 跆拳道选手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踝部、足背、膝前部、胫骨、股前部、股后部、腰椎、手指等,此外还有其它20个部位也容易经常受伤,必须多加注意。医护人员认为强烈撞击、局部过度使用、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当、二度重创、热身方式不对或不足以及技术动作不成熟等,都是造成运动伤害的主要因素,其最常见症状包括挫伤(撞伤)、肌肉拉伤、韧带扭伤、股膜炎、关节炎、肌腱炎等 预防伤害建议 选手要正确地在训练前及训练后进行适度的热身,训练前热身30分钟左右,训练后20分钟左右训练强度及训练量必须适当,依年龄、体格、技术熟练程度、训练级别、疲劳恢复情况等实施。练习或比赛时保护装备必须齐全,对打时一定要穿着完整的护具上场每一训练场都应设防护员或医师训练期必须保持比赛量级之体位,避免青少年及瘦型身材选手减体重。注意训练节奏,避免技术水平差异过大的选手对打。 治疗伤害建议 在跆拳道运动伤害发生后,教练及选手必须知道冷敷、热敷、止血、固定、送医院等运动伤害处理方式冷敷法:将冰块或冰袋直接和皮肤接触10至15分钟,休息5至10分钟,反复4次左右。适用于急性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等 热敷(冷热交替式水疗)法:将患处浸于摄氏38至40度的热水中约4至6分钟,随后立刻改浸于摄氏10至16度的水中约1至2分钟,反复5次左右。适用于旧伤或伤势不再恶化时使用 止血法:于伤口处直接加压、利用压力点控制血流、利用止血袋或止血器止血,同时固定伤者的受伤部分,避免因移位而再度受伤。 韧带扭伤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见青紫区。 早期正确处理关节韧带扭伤非常重要。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且以后易再次扭伤。   急性损伤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以减少出血。立刻用冷水冲损伤部位或用冰块冷敷局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盖绷带加压包扎防止肿胀。韧带完全断裂或怀疑并发骨折的,在加压包扎后必须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经过24~48小时后,损伤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这时可用温热毛巾热敷或按摩以消肿和促进血液吸收。在进行温热敷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太长,按摩时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渗出、水肿或发生再出血。为了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应注意动静结合,在没有疼痛感觉的前提下进行早期活动。基本痊愈后,应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练习,提高关节的相对稳定性扭伤因为跆拳道属不稳定状态下的运动,在跳动中,踝关节很容易扭伤。症状:红肿热痛,失去功能,局部水肿。 受伤后处理:冰敷,加压,抬高受伤的部位,视受伤程度,增加每日冰敷次数,冰敷后做伸展。严重时,拐杖的支撑是必要的,等急性期过后,也就是受伤处不再红肿热痛之后(约为受伤后12~72小时不等,依受伤程度)就可以冷热交替法至热水疗方式,并伸展该处,避免沾粘及增加关节活动度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减低肿胀程度以等张收缩训练肌力,并做一些建立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运动最后加入一些基本移动的步伐及踢击动作,让选手早日回到正常训练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肌肉在运动中急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