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腔隙性梗死.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腔隙性梗死.docx

上传人:夜紫儿 2022/5/25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腔隙性梗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22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腔隙性梗死
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由于长时间高血压造成脑深部白质和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引起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液化脑组织被吞噬细胞移走形成腔隙。约占脑梗死的20%.这是最常见的

2022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腔隙性梗死
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由于长时间高血压造成脑深部白质和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引起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坏死、液化脑组织被吞噬细胞移走形成腔隙。约占脑梗死的20%.这是最常见的高血压脑血管病变,CT扫描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1、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脂质透亮变性,管腔闭塞产生腔隙性梗死。
2、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硬化及形成小血栓堵塞深穿支动脉引起腔隙性梗死。
3、血流淌力学特别如血压突然下降使已严峻狭窄动脉远端血流明显削减形成微小梗死。
4、各类小栓子如红细胞、纤维蛋白、胆固醇、空气及动脉粥样硬化斑等堵塞小动脉。
5、血液特别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高凝状态等也会引起发病。
病理转变
腔隙性梗死灶外形不一,有不规章圆形、卵圆形、狭长形,直径3~4mm常见,,大者15~、丘脑深穿动脉及基底动脉旁中线支。病灶常见于脑深部核团(壳核37%、丘脑14%、尾状核10%),脑桥16%和内囊后肢(10%),脑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和小脑少见。大体标本:腔隙为含液体小腔洞样软化灶,内有纤细的结缔组织小梁,可见吞噬细胞和微血管瘤,病变血管发生透亮变性、玻璃样脂肪变、玻璃样小动脉坏死、血管壁坏死和小动脉硬化等。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是病症较轻,体征单一、预后较好。除少数外,大多发病缓慢,12~72小时到达顶峰,局部病人有短暂缺血发作史。临床病症与腔梗灶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纯运动性卒中:
表现为面、舌、肢体不同程度瘫痪,而无感觉障碍、视野缺失、失语等。病灶位于放射冠、内囊、基底节、脑桥、延髓等。
(二)纯感觉性卒中:
患者主诉半身麻木,受到牵拉、发冷、发热、针刺、痛苦、肿胀、变大、变小或沉重感。检查可见一侧肢体、身躯感觉减退或消逝。感觉障碍偶可见越过中线影响双侧鼻、舌、***、肛门等,说明为丘脑性病灶。
(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表现为病变对侧的纯运动性轻偏瘫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以下肢为重,也可有构音不全和眼震。系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闭塞而使桥脑基底部上1/3与下1/3交界处、内囊后肢及偏上处(影响颞、枕桥束及椎体束)和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影响皮质脑桥束和局部椎体束)病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