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动力机制
谢爱良 摘要:科技创新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集群以促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出现。从概念界定与内涵、分类、形成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有关理论与实践现状,同时以山东省苍山县为例,对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形成进行了。Suren等[6]认为农业产业集群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子集群、食品加工子集群、农产品投入制造子集群。Shantha[7]通过研究则认为,创新集群是研究机构和产业界共同从事创新活动所形成的技术网络。OECD强调创新广泛来源于企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和公共管理机构的不断相互作用,指出技术系统中的创新集群即为技术关联型创新集群[8]。农业产业集群是以农业或农业关联企业为基本单位,以网络方式结合的有机整体,表现出农业产业集群的空间和地域集聚的特性[9]。新知识和新产品的大量出现是创新集群的本质内涵和必要条件[10]。科技集群是指在某一地域内,在创新过程中由于群体技术的内在关联性和技术势差的存在,特定领域的科学技术资源(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活动等)相互关联、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具有科技创新功能(有利于科技人才交流、流动以及大量科技信息的共享,从而促进科技创新)的系统,并与技术相关的社会各种要素反馈互动,形成以集群为特征的集合[11]。
科技创新在农业产业集群中广泛运用,具备创新集群的形态,促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出现。农业科技创新集群是在技术经济空间维度上,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以农业科技要素聚集、具有较强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型农业组织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并且与外界形成有效互动机制的科技-农业网络系统。农业科技创新集群主要是创造性地应用农业科学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农业新产品,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农业科技创新集群不仅包括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形态,还包括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功能区的结构形态、科学知识驱动的原始农业创新集群形态。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区域化布局相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集群的孕育与发展,最终促成农业科技创新综合体的出现。
2苍山县农业科技创新集群分类
对农业产业集群进行分类,选取的分类标准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任青丝[12]对国内学者关于农业产业集群基本类型的分析进行了系统总结。刘春玲[13]认为农业产业集群类型中存在着依据科技、专业优势建立的高科技农业产业集群。目前我国诸多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研究较多的为3种类型,即农业高科技园、中心企业型和市场型[14]。依赖于生命周期理论将农业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等4个阶段[9]。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进入成熟期后,农业科技必须创新,延长其生命周期,避免衰退阶段的出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集群是传统农业产业集群升级的目标对象。有学者从时间和空间意义上对创新集群进行了分类[15]。夏保华等[16]在上述两种创新集群分类基础上进行延伸,并细化为空间分布角度和技术经济空间角度。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苍山县蔬菜产业集群分为5类。
即“专业市场+农户+运销组织(户)”。苍山县目前有鲁南、艾曲等蔬菜专业化市场30多处,其中鲁南蔬菜批发市场年成交量达到8亿kg,与上海、江苏等地的市场建立了友好市场关系,“苍山蔬菜一条街”、“苍山蔬菜直销市场”开始形成,迅速占领了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的市场。同时新建起了长城红辣椒、天马冬瓜、南桥土豆、庄坞创汇菜、曹湾番茄、芦柞大蒜等一批特色蔬菜批发市场,带动了一方特色蔬菜产业的发展。
即“龙头企业(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外联国内外市场,内联农户,与农户形成松散或紧密的共同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营机制。如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埔集团以及神大、益星、越洋、新杨等龙头企业,以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运销为主业,带动了蔬菜的产业化发展。
即“合作社(专业协会)+企业(市场)+农户”。苍山县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指导,建立健全蔬菜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在蔬菜重点乡镇普遍建立规范化蔬菜经济合作组织,并通过进一步发挥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建立协调市场、企业与基地菜农利益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订单蔬菜和出口创汇型蔬菜,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一体化水平,如尚岩镇会宝蔬菜产销合作社就是一例。
,产销合同订单型
即“中介组织(代理人)+企业(基地)+农户”。如南桥镇南苑、信诚蔬菜食品有限公司自1999年成立以来,每年与上海百氏公司签订协议,引进资金和土豆种,积极发展订单土豆种植,实行保护价回收。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