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范围.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范围.doc

上传人:taoapp 2022/5/25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范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社会心理学复****资料
一.简答
从众实验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关于从众的经典实验。以做知觉实验的名义招募被试,7名被试中仅有一名真被试,其余为实验助手。提供两张卡片,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让被试应性
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
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
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C合理行动理论(费希本,艾赞,1975)
(1)行为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考虑各种行为方案,评价各种结果,形成行为意向。
(2)行为意向由两个因素决定:
①对行为的态度:人们对某种行为完全持正面的或负面的评价
②主观标准:人们对别人会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的感知
社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常识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沈德灿整合了许多人的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弗洛伊德: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无意识所决定的,所以基于理性和意识的常识并不能够代替作为社会科学分支之一的社会心理学。尽管在一些情况下,常识也可能解释一些事实。比如人们对社会信念的研究就发现,用常识的知识去处理社会信念问题常常是徒劳无益的。Milgram关于服从行为的研究证明了常识无法替代科学的心理学。
,与其它社会科学的知识一样,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如米尔格拉姆关于服从的研究就是常识与实际不符的典型代表。在实验开始前,实验者问被试在实验情境下是否会有服从行为出现。被试的回答是否定的,但实验的结果却与被试的预期相反。因此对我们来说,很有必要去区分常识中的哪些东西是正确的,那些东西是不正确的。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的行为并不是全由意识与理性指引的,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引发行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如性行为、侵犯动机)等,人并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相反现在的心理学家开始用社会信念来理解非理性特征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认为人们一旦对某些事件形成了社会信念,要想改变就很困难,这也是人们之所以固执己见的原因。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尽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似乎不带有意识形态的成分,但是社会心理学家由于其所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到价值和信念的影响。正如在2000 年10 月美国心理学家上,许多人对肯德勒的一篇题为“价值在心理学中的角色”一文的批评那样,众多的心理学家认为忽视价值观的影响是不可能的(肯德勒在这篇文章当中反对把心理学价值化,认为由于价值观的偏差和自利性,使得它对心理学研究本身和社会生活都造成了危害)。社会心理学研究从来就离不开价值观,不论是在选题、干预社会行为以及推广应用成果方面,社会心理学家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观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团体与组织的区别
利他行为
社会学奠基者孔德曾对亲社会性的利他行为进行过最初的描述,用来涵盖所有与攻击、欺骗、谋害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一类行为。社会虽然鼓励利他行为,但并不是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