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趋势.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小舍儿 2022/5/2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趋势.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趋势
鲍平 [摘要]我国的上市公司(包括民营上市公司)大多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且都在一定管理层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内部审计的这种状况既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也缺少行业规范的指导,总体上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发展趋势
鲍平 [摘要]我国的上市公司(包括民营上市公司)大多都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且都在一定管理层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内部审计的这种状况既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也缺少行业规范的指导,总体上处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因此,有必要结合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态势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问题,从而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完善。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审计 发展趋势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相关规定
1997年末,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出台了针对上市公司的章程指引,在章程指引中专门对内部的审计行为进行提出了若干规定:“公司需要实行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并专门配备专职的审计工作人员,来对公司内部的财务收支情况和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内部的审计以及监督。”2002年初,中国证券监管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在准则中规定了公司可以专门设立审计委员会,在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相对多数,并担任召集人,而在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在该准则中还针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做出了一些规定,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有五部分是:(1)对外部审计相关机构进行聘请或更换;(2)对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实施情况尽心监督和管理;(3)负责内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4)对公司发布的财务信息以及披露情况进行监督;(5)对公司的内控制度提出建议和管理。
二、中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形成一支由30余万从业人员的内部审计队伍,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缺陷,制约着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
1、内部审计工作主动性不强
从国外发达国家公司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的一系列过程来看,内部审计制度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的一些上市公司虽然是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组建的现代公司,符合公司制的标准,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是经过国企改制而成,并且很多是由国企进行实际控股,由于这种特殊性,在内部审计制度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原有行政体制的影响,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现代内部审计。因此从形式上来看,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都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
从理论来讲,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其直接领导机构有直接关系,在公司中高层领导的领导下进行审计,其独立性就高于低层次领导下的审计机构。如在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就比较高,而在财务总监和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就比较低。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中,绝大部分实现了董事会和总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但由于公司管理不够规范等特殊原因,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优越性也没有体现出来。
3、重外部监管,轻内部控制
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会参照被投资单位的审计报告,这就造成了外部监管在上市公司股东和管理者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