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上传人:蓝天 2022/5/26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强m明确课标要求
课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 神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 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一帆风顺:船遇顺风,行走迅速。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步骤❸
课堂互动探究
新课导入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许多同学往往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动手能力。一旦要自己 动手,自己拿主意时,就会手足无措。这就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克服这个缺点 呢?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先生以她的真知灼见为我们指点迷津,告诉 我们:在学****中,特别就是在学****自然科学方面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什么叫“格物”与“致知” ?课文中作了解释,请找出来。
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探察、探究。物,物体、事物。致,达到、得到。
2、 本文主要探讨什么问题?
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自然科学的问题。
3、 本文的论点就是什么?
中国学生学****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阅读课文,您能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 纲不?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论述文章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层(2~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例举王阳明的格物就 是格己,强调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P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精神的意义,并对中国年轻一 代提出希望。
【品味亮点词语】
1、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就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中“唯一 ”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唯一” 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除了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 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新课展开
2、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就是眼光、勇气与毅力。”“眼光”“勇气” “毅力”这三 个词语位置能互换不?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 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与毅力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做简单分析。
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
2、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就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历史与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就是应对今天的世界环 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 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与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步骤。
课堂学以致用
【把握文章主旨】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 “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它 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 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新世纪合格人才。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 思路清晰、缜密。
开头紧扣论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并不 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 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分析真正的“格物 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 全文思路清晰,说理严密。
2、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与对比论证相结合,论述充分有力。
文章在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的说理方法。如反面事例, 文中第4段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 格物致知;在第11段摆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第12段又举了自 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作者还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就是通过内心体验 与自我探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 比。所有这些都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试用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书籍就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中华民族这条古老而又悠久的历史长河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