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

格式:docx   大小:6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秋江孤影 2022/5/26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这称为气温直减率,也称气温垂直梯度。(P13)行星边界层:在对流层内,顶部为:l~2km高度的摩擦层也叫行星边界层。(P14)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盛。冬季,亚欧大陆为冷高压控制,高压前缘的偏北风就是东亚的季风。③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上,经过城市化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局地气候。其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浑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和风速减小,风向多变。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13)答: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直减率)。②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P162)
答:冷锋降水在锋后或附近,雨区范围较窄。因冷锋移动速度快,
降水强度大而历时短。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刮风、阴天、降水、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
4•有云的夜晚为什么比晴朗的夜晚暖?(P46)
答: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对地面有保暖作用;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热量容易散失,所以有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暖。
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形成有何影响?(P205、206
答:季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状况的差异和行星风带的季节变化所引
起。大陆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冬季陆上空气密度大,气压随
之升高;海洋上情况相反,气压较低。于是在地面上大陆高压和海洋低压之间,气压梯度指向海洋,空气受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和地转
偏向力的影响,由陆地流向海洋;夏季地面上的气压梯度由海洋指向大陆,气流方向和冬季相反。
6•何为极冰的正反馈作用?
答:气温升高会使冰面融化,导致极地生物活动范围减小,海冰越少,反射率就越小,地表温度提高,使海冰融化。
7•赤道多雨气候分布及特点是什么?(P249)
答:赤道多雨气候即赤道雨林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于南美亚马逊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地为典型)。全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湿度大,气温年较差小。
,说明高大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P212~215)
答:(动力作用)①对冷空气的屏障效应。冬季,青藏高原阻挡住南下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导致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地区的冬季气温远比纬度相当的印度半岛北部低;
夏季,
青藏高原对北上暖湿气
流也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一部分暖湿气流越过高原南部的山口或河
谷凹地,流入高原南部,这就是形成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东向西伸展的暖区的重要原因);青藏高原阻滞作用还波及到对流层中层。②气流遇山绕流形成冷暖平流。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碍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在背风坡汇合。③(动力作用)冬季,青藏高原地面的气温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气温偏低,是冷源;夏季,青藏高原的地气系统是热源。④青藏高原由于它与四周
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青藏高原季风。
9•比较北半球温带大陆东、西岸的气候特点并分析成因。
答:西岸,地中海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
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全年温和,降水均匀,最冷月大于0C原因
本区位于中纬度(40o〜60。大陆西岸,终年盛吹偏西风,风从西面海上吹来,沿岸又有暖流,使西风更加温暖湿润,登陆后受地形抬升,即能大量降水。就西欧来说,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很强大,温度湿度较高,沿岸又特别曲折,地中海、波罗的海等深入内陆,再加上
西欧的地势低平,平原和山地皆呈东西走向,故使西风和气旋等可深入内陆,扩大了大西洋影响的范围,使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特
别典型。
东岸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成因:
季风气候是因为地处回归线附近,形成亚热带气候,又由于地处沿海一带,夏季受海陆气温差异影响,吹东南风,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的寒风影响,吹西北风,这二者轮流控制,季节性交替,形成了季风。
冬季处于大陆高压南伸的前方,高空又有南支急流通过,故气旋过境
频繁,云雨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的10%;夏季随着海洋季风北进和极锋的北退,梅雨区也从南向北推进,梅雨期一般延续20-30天,梅雨降水量约占本区六、七两月总降水量的70%;九、十月间沿海一带
还有台风雨;可见亚热带季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