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乡村类世界文化遗产.ppt

格式:ppt   大小:13,688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村类世界文化遗产.ppt

上传人:qingqihe 2022/5/26 文件大小:13.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村类世界文化遗产.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乡村类世界文化遗产
第一页,共四十四页。
第七讲 乡村类世界遗产
第八讲 城市类世界遗产
第九讲 历史遗迹类世界遗产
第十讲 古代陵墓类世界遗产
第十一讲 古代建筑类世界遗产
第十二讲 古典园林类世界遗产
第十三页。
第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1)西递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公元1049~1054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整个村落呈船形,保存有完整的古民居122幢,现有居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第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第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第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第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第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第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第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2)宏村
宏村位于黟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村落面积约19公顷,现存明清(公元1368~1911年)时期古建筑137幢,由于这里地势较高,因此常常被云雾笼罩,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宏村的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分列规整。承志堂是其中最为宏大、最为精美的代表作,被誉为“民间故宫”。它堪称一所徽派木雕工艺陈列馆,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经过百余年时光的消磨,至今仍金碧辉煌。
宏村是一座“牛形村”,整个村庄从高处看,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村中半月形的池塘称为“牛胃”,一条400余米长的溪水盘绕在“牛腹”内,被称作“牛肠”。村西溪水上架起四座木桥,作为“牛脚”,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调节了气温和环境。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四页。
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四页。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
07:30~18:00
建议游玩时间:5小时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最佳旅游时节:春秋最佳。春秋两季气温适中,风景最宜人。
门票:西递、宏村两个地方门票价格都是104元/人,全日制本科及以下的学生凭有效学生证可半价优惠,52元/人。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2、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
江门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约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一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3、福建土楼(福建,)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南靖、华安,龙岩永定等地。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将未经烧焙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土楼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福建土楼以分布广、数量多、品类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分布范围以福建西南地区尤为集中,总数达30000多座,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福建土楼故又称“客家土楼”。
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第四十页,共四十四页。
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4、红河哈尼梯田(云南,)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