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低影响开发措施
3、低影响开发措施
为了减缓未来城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低影响开发措施
3、低影响开发措施
为了减缓未来城市发展造成地表径流系数和排涝模数的增大,需通过增强城市滞蓄雨水的能力、增加城市地面的透水性和加强雨水利用等措施来实现。
(1)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利用浅洼地形(深约3cm-45cm)的生物滞蓄设施,浅洼内种植当地的湿地植物,通过吸附、渗透和过滤等原理对降落在不透水表面的雨水进行控制利用,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主要特点是削减雨水径流量、减少雨水外排;改善雨水径流水质,减少水体污染;下渗雨水,涵养地下水;增加渗透面积,减小热岛效应;美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系统;低成本、低维护、可实施性强。可构建在黏土、砂土等类型的土壤上。
本措施主要适用于住宅区、商业区等建筑以及停车场、道路、广场等不透水区域的周边。
(2)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主要是在建筑屋顶上部分或完全的覆盖高质量的防水膜并种植植物,以补偿建筑物建设时所破坏移除的植被,通过滞蓄调控作用对不透水表面的雨水进行控制利用。
主要特点是有效降低城市的不透水率,在源头上对水量和水质进行调控;直接依托不透水建筑,不单独耗费土地资源,消减暴雨径流量,减缓面源污染;美化城市居住环境,调控建筑物温度。
本措施主要适用于建筑物屋顶设计。
(3)下凹式绿地
下凹式绿地主要是在地面或道路周边设置低5-20cm 左右的绿地,利用植被截流、土壤渗透原理,截流和净化小流量径流雨水的一种工程措施,下凹的空间可以短时间存蓄雨水,增加截流下渗量。
主要特点是增加下渗量,涵养地下水;降低汇流速度,减小地表径流,消减洪峰流量;改善雨水径流水质,减少水体污染;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本措施主要适用于住宅区、道路、停车场、广场等不透水区域的周边绿地。
(4)植物浅沟
植物浅沟又称为植草沟,是一种生态的地表排水方式,一般为依绿地或绿化带建设的浅沟,沟内种植草等植物,通过下渗、植物过滤等原理净化和削减雨水径流的工程性措施。
主要特点是生态的雨水输送途径,截流雨水污染物;滞留雨水,削减雨水径流量;不占用专门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造价低,可节约管道建设维护费用;增加绿地景观效果。
本措施主要适用于城市园区道路的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大面积绿地内等,可以同雨水管网联合运行,条件适合时也可替代雨水管网,在完成输送排放功能的同时满足雨水的收集及净化处理的要求。汇水面积一般不宜大于2 公顷。
(5)透水铺面
透水铺面主要是采用透水性铺设材料,如水泥孔砖、水泥或塑料网格砖、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等,增加下渗量来消减雨水径流的工程性措施。
主要特点是增加下渗,消减雨水径流量,涵养地下水,提高对雨水的吸纳能力。
本措施主要适用于路面、停车场和广场等地方。
(6)渗透沟渠
渗透沟渠主要是在传统的雨水排放的基础上,将雨水管渠改为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