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9 章 路由器与路由选择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路由表以及路由选择算法,熟悉路由表的建立与刷新,理解路由选择协议。 教学内容
表驱动 IP 路由选择的基本原理;
路由选择算法;
互联网中 IP 数据报的传输和处理;
Bndfor Iooce
:f尢匹配表项
:h:R楚曲进挥锻诣;
IP 数据报传输与处理过程
1 、主机 A 发送 IP 数据报
构造目的地址为 B 的 IP 数据报
对IP数据报进行路径选择:路由选择算法、IP路由表
决定将IP数据报传递到路由器R2(如何发送到路由器R)
主机 A 怎样见数据发送给下一路由器呢?
在发送数据报之前,主机A调用ARP解析软件得到下一默认路由器R1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映射关 系,然后以该MAC地址为帧的目的地址形成一个帧,并将IP数据报封装在帧的数据区:帧IP数据报为帧 的数据区,最后由具体的物理网络(以太网)完成数据报的真正传输。
2、路由器R2处理和转发IP数据报
(1) 路由器R2收到主机A发送给它的帧,去掉帧头,将IP数据报交给IP软件处理。
考虑: 路由器如何接受数据帧?
IP软件对IP数据报进行了何种处理?
(2) 对IP数据报进行路径选择:路由选择算法、IP路由表
(3) 决定将IP数据报传递到路由器R2(如何发送到路由器R)
( 4)如何发送,同上
3、路由器R3处理和转发IP数据报
(1) 路由器R3收到路由器R2发送给它的帧,去掉帧头,将IP数据报交给IP软件处理。
(2) 对IP数据报进行路径选择:路由选择算法、IP路由表
(3)
( 4)如何发送,同上
4、主机B接收IP数据报
(1) 主机B收到路由器R3发送给它的帧,去掉帧头,将IP数据报交给IP软件处理。
(2) 对IP数据报进行路径选择:路由选择算法、IP路由表
(3)决定将IP数据报中的数据信息送交高层处理
图 IP 数据报在互联网中传输与处理过程
路由表的建立与刷新
静态路由 : 人工指定的路由
动态路由 : 路由器通过自己学习得到的路由
静态路由
1 、特点
静态路由是由人工建立和管理的
静态路由不会自动发生变化
静态路由必须手工更新以反映互联网拓扑结构或连接方式变化
、优势
安全可靠、简单直观,避免了动态路由选择的开销
、适用环境
不太复杂的互联网结构
4、劣势
不适用于复杂的互联网结构:建立和维护工作量大,容易出现路由环 互联网出现故障,静态路由不会自动做出更改
动态路由
1 、特点:
动态路由可以通过自身学习,自动修改和刷新路由表 动态路由要求路由器之间不断地交换路由信息
2 、优势:
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适用环境:拓扑结构复杂、网络规模庞大的互联网
自动排除错误路径
自动选择性能更优的路径
、度量值
• metric :表征路径优劣的数值
• metric 越小,说明路径越好
• metric 的计算可以基于路径的一个特征,也可以基于路径的多个特征
• 跳数( hop count): IP 数据报到达目的地必须经过的路由器个数
• 带宽( bandwidth ):链路的数据能力
• 延迟( delay ):将数据从源送到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 负载( load ):网络中(如路由器中或链路中)信息流的活动数量
• 可靠性( reliability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差错率
• 开销( cost ):一个变化的数值,通常可以根据带宽、建设费用、维护费用、使用费用等因素由
网络管理员指定
5、劣势:
交换路由信息需要占用网络的带宽
路由表的动态修改和刷新需要占用路由器的内存和 CPU 处理时间,消耗路由器的资源
路由选择协议
使用动态路由的 基本条件 : 路由器运行相同的路由选择协议,执行相同的路由选择算法。
广泛采用的 路由选择协议:
• 路由信息协议 RIP : 利用向量 - 距离算法
•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OSPF :利用链路 - 状态算法
路由收敛 ( convergence ) 含义:互联网中的所有路由器都运行着相同的、精确的、足以反映当前互联网拓扑结构的路由信息
快速收敛是路由选择协议最希望具有的特征。
RIP 协议与向量-距离路由选择算法
1、 向量 - 距离路由选择算法
基本思想: 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其相邻路由器广播自己知道的路由信息,用于通知相邻路由器自己可以 到达的网络以及到达该网络的距离 。 相邻路由器可以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修改和刷新自己的路由表。
向量 - 距离算法:
首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