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哆来咪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哆来咪教案.docx

上传人:xxj165868 2022/5/30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哆来咪教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哆来咪》教学反思  
2010-12-12 20:55:39|  分类: 教学反思 |  标签:音乐课  教学  学生  反思  老师  |举报|字号 订阅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音乐课。和往常一样,上课铃一响,我先稳定了学生的情绪,然后开《哆来咪》教学反思  
2010-12-12 20:55:39|  分类: 教学反思 |  标签:音乐课  教学  学生  反思  老师  |举报|字号 订阅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音乐课。和往常一样,上课铃一响,我先稳定了学生的情绪,然后开始了今天的教学。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欣赏歌曲《多来咪》,这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歌曲的旋律学生非常熟悉,很快地都能看着书上的歌词跟着录音演唱,但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感到很陌生。
于是,我就给学生介绍了音乐片《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1938年的奥地利,修女玛丽亚来到退役军官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能歌善舞的玛丽亚老师,十分爱护特拉普亡妻留下的七个儿女,她用动人的歌声和各种有益游戏熏陶、教育孩子们,使他们得到慈母般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在纳粹德国占领奥地利之后,他们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冲破了纳粹德国军队的封锁,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从学生们专注的眼神中,我知道,他们已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了。于是我利用课件播放了影片片段,欣赏了玛丽亚老师在空旷的草坪上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节音乐课——认识“多来咪”,欣赏并了解了影片中不同演唱形式的《多来咪》的片段,最后还欣赏了影片中另外的几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晚安歌》。
精彩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深深吸引住了学生的眼球,教室里鸦雀无声,这时,只听到第一组的一位小男孩喃喃地说:“我也想这样上音乐课!”我看了那男孩一眼,只见他小脸通红,两眼发光,表情异样兴奋,当时我一下愣住了。
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可那位小男孩的话语总在我耳边回响,学生们观看影片时充满憧憬、期盼的眼神,也时常在我眼前萦绕。我不得不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
原来的音乐课,可能只是让学生会唱几首歌。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虽说我们音乐老师的理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许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观念,还是沿袭着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对音乐课还是兴趣不浓。
为什么上个世纪的玛丽亚老师能走进七个原本排斥她的孩子们的心中呢?难道仅仅是她给了孩子们所缺乏的母爱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最主要的还是她的教学理念。首先,她“这样的音乐课”真正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在木偶剧《孤独的牧羊人》中,她就能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自编自演,提高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终身喜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