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就商业银行对企业类贷款的授信管理机制、统一授信管理、客户评级的定性和定量模型、新巴赛尔资本协议中的信用风险管理规定、行业风险分析等内容进行介绍。学完本章后,你应当知道:
本章学习要求
授信资产的风险识别与预警;统一授信的原则与流程;客户评级的方法;行业风险分析
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银行业信用管理发展
第二节授信管理机制
第三节统一授信管理
第四节客户评级方法
第五节国别与行业风险
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第一节银行业信用管理的发展
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信用风险及管理的发展
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趋势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第一节银行业信用管理的发展
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
上世纪70~80年代
金融市场功能扩张(如资产证券化、融资证券化)
放松管制(利率、混业经营、投行业务等等)
上世纪90年代后
银行业的兼并浪潮(如美国大通和化学、日本三菱和东京)
各国利率联动和全球利率的下降
国际证券投资膨胀,金融中介功能扩大
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及管理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风险测度的关注
1997年后,银行风险认识的变化
本世纪以来,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变化
第一节银行业信用管理的发展
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
模式特点
建立了完善、独立、垂直的风向管理体制
形成了独特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管理技术
建立了严格的信用评价制度
建立了权威的信贷稽核制度
信用风险控制制度
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的业务部门风险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
严密、审慎的授权审批制度
有效的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
第一节银行业信用管理的发展
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变化趋势
信用风险管理定量化
信用衍生产品迅速发展
管理方式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
信用风险对冲手段开始出现
管理由静态向动态发展
第一节银行业信用管理的发展
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结构
第一节银行业信用管理的发展
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
监管资本(定义不变)
风险暴露计量(风险权重资产)(变)
=最低资本充足率( 8%,不变)
信用风险暴露+市场风险暴露+操作风险暴露
(计量方法变) (计量方法不变) (新增方法)
RWA=RW×EAD;信用风险加权资产=风险权重×违约风险暴漏
第一节银行业信用管理的发展
经管学院
第五章企业类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第二节授信管理机制
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内部控制制度
早期预警信号的发现
贷款分类
债权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