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代寓言小故事
古代寓言小故事 篇1
讳疾忌医
扁鹊(què)是古代一位名医。有一天,他去见蔡桓侯。他细致端详了蔡桓侯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赶快治,简单治好。”蔡桓侯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用现在看一下他的刻刀,马上就可知道用这把刀能否刻出比针尖还小的猕猴。
燕王一听,拍手说道:这办法甚好!
燕王把那卫人召来问道:你在棘刺上刻猴用的是什么工具?
卫人说:用的是刻刀。
燕王说:我一时看不到你刻的小猴,想先看一看你的刻刀。
卫人说:请君王稍等一下,我到住处取来便是。
燕王和在场的人等了约一个时辰,还不见那卫人回来。
燕王派侍者去找。侍者回来后说道:那人已不知所终了。
这两件事中的虚伪,在实际验证之前即被一个铁匠用推理方法快速戳穿,从而显示了劳动者的才智;也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无知无能。
这则寓言告知我们,正确的推理方法跟实践活动一样,是我们相识世界的重要法宝。
古代寓言小故事 篇5
厌烦圆形
有户人家的奶妈做了一个可以旋转的圆形玩具来取乐婴儿,婴儿很喜爱。奶妈常常拿它转动,吸引来很多小孩子与婴儿一起玩乐。
这家有位挚友叫公植的,听说有这个玩具,就请主子拿出来一看,他一看就连忙把玩具烧了,还指责主子说:“古代厌烦圆形的君子歌吟道:‘宁可方正而为奴仆,不行圆滑而为大官;宁可方正而受到污辱,也不行圆滑取得荣耀。’其中有特殊固执的君子还终生不抬头看天,因为厌烦天是圆的。有人说明说,天大无比,难以看清,所以说天是圆的,事实上它不是圆的。可君子回答说:‘天即使不圆,但人们已称它为圆,所以我还是厌烦它。’您家为什么要造出这旋转的圆器,放纵地让它来取乐儿童呢?儿童小时候喜爱它,长大后必定偏爱圆东西。引导小孩子喜爱圆东西已是一种不义之举,又亲自玩弄圆东西,则更有失方正之道。可叹啊,您在家里宠爱圆形的东西,出门在外肯定会喜爱小人的趋附圆滑之风。我又怎知您以后会不会说圆做圆,终了一生呢?我又怎能做您的挚友呢?”
这家的主子只好哭笑不得地说道:“我因为婴儿有了一个圆形玩具,您便如此指责于我,假如我以圆的看法来对待外物,以圆的品性来趋附时尚,不是圆的不参加,不是圆的不去做,那么公植您岂不是要拿刀或箭把我杀了么?”
古代寓言小故事 篇6
宋国有个有钱的人。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肯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韩非《韩非子·说难》
寓意:以亲疏来推断是非是特别有害的。生活中的一些误会和恩怨,就是由此而来。
古代寓言小故事 篇7
庸人自扰
杞国有一个人,成天担忧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忧,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忧天塌下来呢?
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假如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行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假如地陷塌了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意行走、跳动,成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忧它会陷塌呢?
那人听了挚友的话,如释重负,特别兴奋;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兴奋。
庖丁解牛
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非常和谐,就跟奇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美丽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赞扬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达到这样超群的地步的呢?
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爱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我起先解剖牛的时候,看到的无非是一头整牛,不知道牛身体的内部结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三年以后,我眼前出现的是牛的骨缝空隙,就不再是一头整牛。到了今日,我宰牛就全凭感觉了,不须要再用眼睛看来看去,就能知道刀应当怎么运作。牛的肌体组织结构都是有肯定规律的,我进刀的地方都是肌肉和筋骨的缝隙,从不碰牛的骨头,更不消说碰大骨头了。技术高超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割。一般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是用刀砍。而我宰牛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又经有几千头,然而刀口锐利得仍旧像刚在磨石上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