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上·第15课 《蒹葭》
2
《蒹葭》学案
【学习目标】
1、体味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
2、理解“水”、“伊人”等意象。
【背景资料】
1、《诗经》题解:《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
5、诗歌采用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前面,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7、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8、让主人公千辛万苦执著追求的伊人有什么样的魅力呢?此时我们脑海中一定已有了伊人的形象,她是怎样的?
主题学习指导·高一上·第15课 《蒹葭》
3
9、如果我们将这首诗作为爱情诗来解读,谈谈从诗歌中领悟到的爱情观。
10、准确背诵并默写诗歌。
【延伸阅读】
1、《诗经》中以水的意象来烘托情感的部分佳作
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⑴,不可休思⑵;汉有游女⑶,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⑷,不可方思⑸。
翘翘错薪⑹,言刈其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