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士学位论文范文
目录
引言2
一、家庭结构3
(一)正常的家庭结构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3
(二)离异或单亲家庭中的儿童易形成心理阴影3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局限性4
二、家庭经济物构的儿童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有一种安定的感觉。其次,这些在正常家庭结构下成长的儿童可以得到父母亲完整的爱,也可感受到不同性别家长的行为作风甚至引以为榜样。男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和模仿可以发展出更多的性别角色行为,不至于太娘,女孩也能在与父亲的相处和关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并且从父亲身上获得关于异性品质的参照。父亲是孩子最好的玩伴,有研究表明经常与父亲接触玩耍的孩子更多的表现出勇敢、自信、意志坚强等良好的人格品质,有更高的生命激情,然而母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同样重要。母亲以女性温柔和细腻来感染和教育儿童,这样有助于儿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今后与人的交际。另外,在父母共同抚养和教育下的儿童心理较平衡,不会有那么多仇视和报复社会的想法,在今后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要强些,同时也更加充满爱心。
然而,目前即使是这样正常的家庭结构,也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科技革新加速,家长们有的职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加大、心理紧张加剧、身心疲惫,和儿童共处的时间日益减少,下班时太累或忙于应酬,以至于没时间和孩子交流,渐渐忽视孩子的心理变化。家长们应该以孩子为重,尽量能抽出时间来陪孩子,毕竟父母角色发挥的作用是任何人或机器替代不了的。
(二)离异或单亲家庭中的儿童易形成心理阴影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价值观逐渐转变,中国家庭的离婚率也显著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门统计,,2000年为121万对,,而67%的离异家庭涉及孩子。因为长期家庭关系不和而离婚家庭的孩子长期生活在争吵、充满敌意、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加上儿童年龄较小,认知不成熟,难以理解父母离异的原因,他们会显得极度不安、倾向于自责,并认为是父母抛弃他们,还可能会出现心理适应方面的障碍。比如和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自卑或自闭的心理,产生一些自虐或危害社会的想法或行为来报复父母亲,对其他人幸福的家庭产生歪曲的妒忌心理,他们有的还会通过与一些不良伙伴的交往寻求解脱,如离家出走、旷课等。单亲家庭中有的家长由于对原配偶的失望、思念、憎恨等情绪逐渐表现为消沉、自卑、烦躁,这很大程度上会给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日积月累最终形成悲观失望、孤僻冷漠,甚至敌视他人等与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品质;也有的单亲家长身兼父母双重角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生活起居,往往会精力跟不上、心情不佳,易忽视孩子的心理指导;还有的单亲家长特别希望孩子成绩优秀,表现出色,能为自己争口气以弥补婚姻中的不幸,常以或软或硬的手段对子女施压,逼迫他们加倍努力学习,导致儿童心理压力加大;另外有的单亲家长因为婚姻不幸惧怕社会舆论,拒绝与学校的交流,禁止孩子与同学交往,甚至干涉孩子参加学校活动,造成孩子的人际交往缺陷,引发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
既然离异或单身已经是事实,那么家长就不应该逃避,而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把对孩子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父母离异前后一定要记得和儿童及时沟通,并观察他们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儿童的内心世界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