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中国中小学教学校长专业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中小学教学校长专业标准.doc

上传人:花双韵芝 2022/6/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中小学教学校长专业标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草案)
(一)序言
我国中小学推行校长负责制,建设优异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例、党和政府的教育目标政策,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重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职业修养标准
(1)规划学校发展
校长领导角色的重点是经过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员工以及其他利益有关者一同,交融校长个人的教育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拟订与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发展。
①   专业知识
l       国家教育法律法例、党和政府的教育目标政策
l       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
l       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
l       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变革与创新;
l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l       学校发展的过程、特点与时机;
l       学校发展规划的拟订过程、技术与策略。
②   专业能力
l       拟订与实施学校中长久发展门标及其规划;
l       明确学校工作计划及其相应的实施方案;
l       激励师生发展规划落实的领导力;
l       保持学校发展规划落实的领导力;
l       评论与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
(2)保障德育实施
保障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优异的素质基础。校长必须按照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政策,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力量,努力创设优异的育人环境,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人格获得健康成长。
③   专业知识
l       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政策;
l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
l       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
l       课程教学在学生思想道德形成中的作用;
l       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等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l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l       艺术和体育对学生优异个性成长的作用;
l       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
l       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影响与作用;
l       学生综合评论的原理和方法。
④   专业能力
l       成立学校德育工作组织体系、优化育人环境;
l       规范、培育与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度与举措;
l       指导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德育因素;
l       开发与实施体现优异文化的校本课程;
l       组织各类文艺、体育和专题教育活动;
l       实施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l       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和优异个性;
l       展开个性化的德育工作和个别教育;
l       指导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展开德育工作;
l       成立完善德育工作监察、检查、考评和奖赏制度;
l       创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有效合作的德育工作网络;
l       创设以培育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核心的校园文化;
l       提升自己的道德涵养,恪守道道德为规范;
l       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的德育工作经验。
(3)领导课程教学
校长负有按国家标准设置与实施课程的责任。校长应当创设优异的教学环境,成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推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实施监察和评论教学的制度与方法,养成学生独立的学****行为与****惯,使之形成终身学****的意向与能力。
①专业知识
l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设置及其标准;
l       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原理与建立;
l       课程实施和管理的基来源则与程序;
l       有效教学的一般原理与基本准则;
l       讲堂教学行为及其管理的有效方式;
l       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多样性策略;
l       监控和评论教学的原理与方法;
l       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及其效果;
l       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与一般原理;
l       家庭与社区对学生学****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②专业能力
l       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及其标准;
l       保证学校教学秩序达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
l       保障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l       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l       创设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学校环境与制度;
l       制订改良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方案;
l       剖析与解释教学质量的数据和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