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177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小辰GG 2022/6/1 文件大小:17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网页制作:发布实施
目次主页
、几、4
冃U言
总贝U
工程规戈U
灌溉水源
灌溉
、果树、蔬菜等灌溉用水量应按产量高、水分生产率高的节水灌溉制度确定。
,灌溉用水量可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对水的敏感性,采
用灌关键水、非充分灌溉等方式确定。
灌溉水利用系数
,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5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5小
;井5灌区采用渠道防渗不应低于0.,。5
,;。
,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
型灌区不应低于0.;7井0灌区不应低于0.;8喷0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0
井渠结合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根据井、渠用水量加权平均按附录公式(4计算确定。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防1渗渠道断面应通过水力汁算确定,地下水位较高和有防冻要求时,可采用宽浅式断面。
地2下水位高于渠底时,应设置排水设施。
防3渗材料及配合比应通过试验选定。
采4用刚性材料防渗时,应设置伸缩缝。
标准冻深大于的地区,应考虑采用防治冻胀的技术措施。
渠6道防渗率,大型灌区不应低于4%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5%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7%0;井灌区如采用固定渠道输水,应全部防渗。
大7、中型灌区宜优先对骨干渠道进行防渗。

田间固定管道用量不应低于2
支管间距,单向布置时不应大于5双向布置时不应大于。
出水口(给水栓)间距不应大于,宜用软管与之连接进行灌溉。
应4设有安全保护装置。严寒地区应布设排水、泄空及防冻害装置。
对5规划中将要实施喷灌的输水管道系统,应按照喷灌工程的技术要求。
.喷3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喷1灌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漏喷,不得产生地表径流。
喷2灌雾化指标应满足作物要求。
管3道式喷灌系统应有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中4心支轴式、平移式和绞盘式喷灌机组应保证运行安全、可靠。
轻型和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单机控制面积以和为宜。
微灌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微灌用水必须经过严格过滤、净化处理。
灌2溉时应满足均匀度要求,不得产生地表径流。
应3安装控制、量测设备和安全保护装置。
条播作物移动式滴灌系统灌水毛管用量不应少于。

水稻灌区应格田化,不得串灌。格田规格平原区以长〜、宽〜
为宜,山丘区可根据地形作适当调整。
旱作物灌区应平整土地,其畦田长度不宜超过5畦宽不宜大于,并
应与农机具作业要求相适应。
灌3水沟长不宜超过1、。、宽
6.、.注6水灌(含坐水种)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1有可靠水源和取水、运水设备,注水灌设备和供水量应满足作物在最佳
时期内播种和苗期灌水的要求,且灌水均匀。
水源的控制面积应按每次用水量不少于计算。
水3源至田间的运水距离,采用畜力运水,不宜大于2、、,宽采用机械运水,不宜大于5、。、宽
6.、.雨7水集蓄工程用于灌溉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1包括集流、输水、沉淀、蓄存、节水灌溉等设施,且配套合理。
专2用集流面应采用集流效率高的防渗材料铺设,蓄水窖(池)必须采取防
渗措施。
采3用滴灌或膜上灌时工程规模宜按每次灌水量不少于
确定。
:。
灌2溉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7
对3废弃塑膜应有收集处理措施。

应1有可靠水源,机、泵、管配套合理。
软管长度不宜大于。

7效益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管理措施相结合,提高灌溉水的产出效益。
,粮、棉总产量应增加1%5以上,水分生产率应提高20%以上,且不应低于。
节水灌溉项目效益费用比应大于。
节水灌溉面积
,且其他指标达到本规范规定,可认定为节水灌溉工程
面积:
渠道输水灌溉工程,渠道符合本规范或的规定,田间符合本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