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3.ppt

格式:ppt   大小:1,585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3.ppt

上传人:我是药神 2022/6/2 文件大小:1.5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3.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3

“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主义条件下的资本的本质: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结合,性质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与生产资料公有制相结合或公有制主导下的私人资本,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一般属性:
垫支性
运动性
增殖性
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是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存在形式,转移原有的旧价值,并没有改变自身的价值量。
划分意义: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划分标准:价值增殖中作用。
可变资本V: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殖。
马克思主义学院
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自动化条件下的价值源泉:
1)自动化机器仍是机器,是不变资本。
2)自动化机器代替不了人的劳动。
3)制造和使用自动化机器的工人劳动是复杂劳动。
4)率先使用自动化机器的企业获得是超额价值。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总体劳动者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劳动过程考察: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付出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商品生产过程考察:一切加入商品生产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
现代社会的特点:
总体劳动
生产关系角度考察:为资本家生产或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
生产性劳动有缩小的趋势,非生产性劳动有扩大的趋势
一切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管理劳动、服务作用于生产过程的科学研究劳动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1、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表明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公式:物化劳动表示: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活劳动表示: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时间表示: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2、剩余价值量:
(2)可变资本总量
公式 M= m`·v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数量界限:
资本的数量界限保证投资者基本脱离生产劳动
(1)剩余价值率
决定因素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五、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内容: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增殖的规律。通过扩大和增加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的手段 ,达到获取剩余价值的目的。
剩余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决定着社会资本运行的各个环节
决定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矛盾发展全过程
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
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实质
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建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理解全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一把钥匙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五、剩余价值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与决定性动机,就是无限追求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第679页
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三节 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三、机器的使用与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四、当代剩余价值生产的新特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劳动日的绝对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劳动日的最低限度:1、生理界限;2、道德界限
6小时 12小时 15小时
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 剩余劳动时间:15-6=9小时
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争取缩短工作日的斗争
社会主义社会缩短工作日的意义
现代科技进步对缩大劳动日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
8小时工作日
“我们要把世界变个样,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有时间让我们去思考。   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我们相信:上帝只允许八小时工作日。”
19世纪80年代,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1883年,美国工人平均日工作超过10小时,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很多工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会连轴干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