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抗凝药原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4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抗凝药原理.docx

上传人:hqqs10 2022/6/3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抗凝药原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抗凝药原理
肝素间接
在体内和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抗凝药原理
肝素间接
在体内和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静脉注射后,抗凝作用立即发生。
增强抗凝血酶3的活性
激活肝素辅助因子2,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促进纤溶系统激活
【不良反应】肝素应用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一旦发生,停用肝素,注射带有阳电荷的鱼精蛋白(protamine),每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00U肝素。部分病人应用肝素2~14天期间可出现血小板缺乏,与肝素引起血小板聚集作用有关。
肝素不易通过胎盘屏障,但妊娠妇女应用可引起早产及胎儿死亡。
连续应用肝素3~6月,可引起骨质疏松,产生自发性骨折。肝素也可引起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应。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素质、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患者、孕妇都禁用。
重组水蛭素直接
口服不被吸收,静脉注射进入细胞间隙,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对凝血酶高度亲和力,是目前所知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可以抑制凝血酶所有的蛋白水解作用。不仅阻断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凝块,而且对激活凝血酶的因子V,VIII,XII,以及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强大而持久的抗血栓作用。
它与凝血酶按 1 : 1的比例非共价结合形成一种稳定的复合物 , 抑制了凝血酶的活性, 从而阻止了纤维蛋白原凝固及凝血酶对血小板的作用 , 达到抗凝的目的[ 7] 。
水蛭素在常温干燥状态下比较稳定 , 其作用不依赖于 AT - Ⅲ等血浆辅助因子 , 其抑制血栓形成的浓度远小于其引起出血的浓度 , 无明显毒副作用。
间接与直接的区别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而使凝血酶灭活或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其依赖抗凝血酶来发挥作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能够直接抑制凝血酶而不需要抗凝血酶辅助,其作用不依赖抗凝血酶
间接凝血酶抑制剂可导致凝血酶不可逆性灭活,半衰期长,其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可产生药物间相互作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与凝血酶可逆性结合,且结合速度很快,半衰期短,作用不受患者年龄、性别和肾功能影响,无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且通过抗凝试验可以很容易地监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疗效。
枸橼酸钠
为体外抗凝剂。本品的枸橼酸钠根离子与血中钙离子生成难解离的可溶性络合物枸橼酸钙,此络合物易溶于水但不易解离,凝血过程受到抑制,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钙离子参与参与血液凝固。血小板是凝血过程中的重要血细胞。黏附、聚集的血小板形成血栓有利于止血。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形成。但在必须在一定浓度的Ca2+和纤维原蛋白存在时才能实现。作为凝血因子IV的钙离子,参与了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实现途径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第二阶段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催化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这是由在血小板凝脂膜上形成的FⅩ-FⅤa-Ca2+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