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中医 PPT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马皮皮 2014/12/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传统医学。是以古代唯物论和辨证法——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整体观、辨证论治为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多学科知识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发展的历史沿革(六个时期)
(一)春秋战国——中医学起源(孕育阶段)
1、《诗经》、《山海经》中记载多种药物
2、《周礼》有食医、疡医、兽医等医事制度记载
3、《礼记》有“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记载
4、《山海经》中记载“河罗鱼……食之已痈“
(二)秦汉——中医学理论形成阶段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1)作者:集体编写(非一人所作)
(2)内容:分为《素问》和《灵枢》共有162篇,阐述了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病理变化以及病症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原则。
《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补充丰富《黄帝内经》,特别是在脉诊和针灸方面。
(1)作者:集体编写
(2)内容:全书共有81个问答,阐述的内容与《黄帝内经》相类似但有所发挥和补充并不存在重复,在脉诊和针灸方面更为详细。
(二)秦汉——中医学理论形成阶段
《伤寒杂病论》:建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2)作者:张仲景
(3)内容:《伤寒论》——详于外感病的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详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
《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理论体系
(1)成书年代:汉代
(2)作者:托名“神农”
(3)内容:收载365种中药,提出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性(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
(三) 晋隋唐时期——临床发展阶段
1、经络、俞穴、针灸方面(专论专著出现)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2、脉诊方面:(理论、方法与临床意义详于前贤)
晋代王叔和《脉经》
3、病因病理临床证候描述方面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4、方剂、方证论述方面(以证论方)
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四)宋金元年代——学术流派形成阶段
1、“三因学说”形成: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法》
2、“寒凉派”形成:——刘完素(刘河间)
六气皆从火化,治病多用寒凉。《素问玄机原病式》
3、“补土派”(“脾胃学派”)形成——李杲(东垣)
百病皆因脾胃损伤所致,治病多以补脾胃之气为先(《脾胃论》)
4、“攻下派”形成:——张从正(子和)
百病生于邪气,治病以驱祛为要(《儒门事亲》)
5、“滋阴派”形成——朱震亨(丹溪)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善用养阴之法。(《格致余论》)
(五) 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发展完善时期
1、大批集成性著作出现
<<景岳全书>>、<<医宗金鉴>>
2、“温病学说”形成:
(1)“瘟疫”病因说——明代吴又可《瘟疫论》
(2)“卫气营血”病机传变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叶天士《温热论》
(3)“三焦”病机传变理论和辨证论治方法——吴鞠通《温病条辨》(清代)
(4)薛雪《温热条辨》
(六) 近代和现代——系统规范化及现代研究(中西结合)时期
1、中西医结合(中西汇通):张锡钝《医学衷中参西录》
2、中医教材编写
3、现代的中药、方剂、脏象研究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含义:中医整体观是指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人体在结构上互相联系,功能上相互协调,彼此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
整体观念内容: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
[A]形体结构上:人体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