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文旅产业 正在崛起
旅游产业在经历了观光游、体验游、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之后,迎来了文旅大融合时代。
2018年4月8日,对于中的一天,这一天,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诗与远方终险意识,对主题公园项目建设进行充分论证,统筹研究本地区主题公园建设发展工作。中央相关部门要在行业指导和宣传引导,以及主题公园项目的核准、用地、环评、规划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加强监管。
新的投资风口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组建了100多个文旅集团,以推广本地的文化和旅游。在产业投资方面,文旅跨界合作的格局也已形成,很多文化产业的巨头纷纷跨界投资旅游产业。
“文旅产业是未来30年中国最好的投资。”有业内人士如是描述今天文旅产业面对的巨大蛋糕。一时间,从傣族的泼水节到南宁的民歌节,从杭州的花朝节到象山的开渔节,从实景演出到室内演出,从“印象系列”到“千古情系列”,从饮食文化到节庆文化,文化丰富了旅游的体验,旅游为文化的保护、开发、传承、弘扬提供了资金和渠道,文旅融合实现了良性循环、合作双赢。
毫无疑问,文旅产业涌现出了一批佼佼者,如乌镇、古北水镇、华侨城、华强方特、宋城等,在各自領域摸索出文化和旅游的结合点,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事实上,2018年以来,包括富力、碧桂园、保利地产在内的各大房企纷纷加大对文旅产业的布局力度。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房企积极布局文旅产业,即说明国家政策方针给予了红利,企业积极吻合此类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进行产业上的规划。“另外也是很多企业做复合型地产业务的体现。”但严跃进也提醒,布局文旅产业,一是资金压力较大,二是文旅产业如果经营不到位,就很容易烂尾。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所有房地产老板在转文旅的时候都有一个惯性,就是用地产思维来看文旅康养,这是不可取的。地产老板如果真要转行做文旅,必须要去地产思维,文旅需要长时间去培养。
《2017中国旅游投资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2017年民间资本投资占60%,形成了民营为主、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投资格局。在投资总额中,民营企业投资额占比最高,主要投资大型综合类文化旅游项目;政府和国有企业对西部地区旅游投入的比重相对较高,投资相对集中于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旅游村镇类项目。
文化的基因优势在资源,而旅游的基因优势在流量。如果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无资金的支持、无人员的参与,就只能是“养在深闺”。正是因为有旅游的支持,获得了资金和人气,文化也获得了新生和发展。
新業态赋能
很多文旅项目的终极目标,是进行IP文化品牌化,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知名的文旅品牌名片。从知名度、影响力、收益力来说,IP的品牌化赋能蕴含着巨大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与此同时,政策利好也对文旅融合产生了推动力。“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使旅游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加上旅游产业升级的推进,社会资本被更积极地鼓励进入文旅领域。越来越多的省市已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促进资源整合和市场扩增,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事实上,随着文旅产业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市场前景不断向好,围绕文旅产业的新业态也获得了一系列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