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修改裤脚流程.docx

格式:docx   大小:53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修改裤脚流程.docx

上传人:suijiazhuang2 2022/6/3 文件大小:5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修改裤脚流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修改裤脚
(一)、尺寸测量
1、 取出皮尺
注意:门店所有伙伴都应该清楚地知道皮尺的放置地点,做到用完后及时归还原位。
2、 请顾客站好
注意:提示顾客自然站直、双腿合拢,目光平视正前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详见图一扣上后听到“啪嗒”的响声后,即为安装成功。(详见图十一、十 二)
(图十一) (图十二)
3、穿线操作
注意:穿线流程先后顺序绝对不能出错,否则会干扰机器正常运行,详细流程请参考图十三到图十八
(图十三) (图十四)
(图十五)
(图十六)
(图十七) (图十八)
4、脚踩踏板,用膝盖把压脚抬起,将裤子放好
注意:裤脚处一定要对折整齐,以折痕向内的一侧对准机针,详见图十九图二十
(图十九) (图二十)
5、打开缝纫机开关,手动转动轮轴
注意:此处手动转动轮轴是为了确定机车是否运行正常,如不正常,请参考下文机车常见问题处理方 法。
(图廿一) (图廿二)
6、确认针运行正常后,右手扶直裤卷边,左手轻按面料其他部分,手脚并用,一边踩一遍送面料,详 见图廿一
注意:操作过程安全第一,小心针扎伤手!此外,踩出的线要求为直线,如果水平不够,平时在不影 响门店正常运营的情况下请多多练****练****方法请参照机车踩线练****方法。
(图廿三) (图廿四)
7、车线完毕,剪线,关闭机器,取下裤子
注意:踩线完毕后,按下回车键倒线,方便线头裁剪。裁剪完毕后,这条裤脚就修改完毕啦!接着就 可以按照相同操作完成另外一条裤脚的修剪。
(图廿五) (图廿六)
8、垫上毛巾,熨烫新裤脚及熨平裤管褶皱
详细操作流程请见下文服装熨烫环节
(四)、踩线练****br/>练****1:首先让机针正对着线条,让它们沿着同一轨迹前行:
练****2:当你已经掌握了如何正对着线条车缝后,你就可以试着将线条偏离机针,让它和你的缝纫机 压脚外侧边缘对齐,这时候,你的视线就应该对着压脚的边缘而不是机针了,试试看你是否能让机针和线 条在一个水平的方向上前行!
练****3:接着你可以练****曲线以及转弯车缝,在转弯的地方,应该将机针先扎进“布”里,然后提起 压脚,以机针为支点转动“布料”,再放下压脚继续。
如果在纸上你已经能车出漂亮的线条,那么在布料上实地演****也不该会有什么问题了。
(五)、缝纫机车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缝制中的突然停车;电源指示灯亮,但手转轮重滞不堪。
可能原因(以下简称“原因”):缝纫机长期工作在低速状态;机器过热可能造成电机电源自动关闭。
解决办法(以下简称“解决”):关闭电源并等待20分钟,保险装置会重新启动,缝纫机准备开始工作。
2、 不走针
原因:面线用完;压脚未放下;梭线轴不在正确位置。
解决:替换空线轴、重新认针;放下压脚;梭线轴压到底并向左归位;调低扣眼杆。
3、 缝纫机欲行而止
原因:压脚不匹配或机针冲撞压脚;机针脱落并卡入钩针。
解决:替换压脚;取出机针并安装新针。
4、 面线断线
原因:上线方式不当;线打结;线张力过大;机针弯曲、钝尖或有砂眼;机针号型不合;机针安置不妥;
针线配合失当;缝纫初速过快;穿线未经挑线器。
解决:重新正常上线;消除线上打结;调整夹线器压力;替换机针;替换适当号型的机针;妥当安置机针;
换线或换针;以中速启动缝纫机;检查上线步骤。
5、 底线断线 原因:梭芯未被完全插入梭壳;梭芯被线缠绕;梭芯在梭壳内运转不畅;梭壳内或梭上有纱线。 解决:仔细将梭芯重装入梭壳;整理梭壳出线;检查梭芯可能受损;清理梭壳及梭芯。
6、 跳线
原因:线张力过大;机针弯曲或变钝;机针号型不对;针线配合失当;线未经穿过挑线杆;压脚压力不够;
机针安置不当。
解决:调节用线张力;替换机针;选择适当号型机针;更换机针或用线;检查穿线步骤;增加压脚压力; 重新上针。
7、 线迹不合要求
原因:机线未完全拉入传感器;穿线方式不对;梭壳出线错误;线轴帽大小不符。
解决:机线充分拉入传感器;正确穿线;改正梭壳出线;改用大小相符的线轴帽。
8、 线迹混乱
原因:机针号型不合;上线步骤错误;夹线板松弛;强拉布料所致;压脚力度不足或完全松弛;梭芯变形。
解决:选取适于用线和布料的机针;重新为机器上线;上紧夹线器;不强拉布料而轻缓送料;上紧或重装 压脚;重绕梭芯。
9、 布料打皱
原因:对特定面料而言针脚过大;针尖钝化;用线张力不合适;压脚力道不够;布料过于轻薄;所用面线、 底线的线径或材质差异造成。
解决:针脚放小;替换机针;调整用线张力;增加压脚压力;使用薄料衬纸;面线、底线采用同质同线径。
10、 绞线
原因:面线和底线未经压脚过;送料牙下沉
解决:面线底线同时压于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