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广泛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它是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符号、文字、数据等把庞杂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结构,每个图文之间通过具有一定意义的连接线或符号连接以表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广泛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中。它是运用具有代表性的图片、符号、文字、数据等把庞杂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结构,每个图文之间通过具有一定意义的连接线或符号连接以表示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一幅中心明确,重点突出,并反映其内在联系的思维导图。运用它辅助教学简约而又有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定义
它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辅助工具,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简单、有效、美丽,它运用箭头、线条、图像、关键词连接起来,表达一个复杂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的一种记笔记、做规划的方法。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二、“思维导图”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的显化,作为一种思维模式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有助于师生树立思维导图概念和方法。最好的办法是先看封面和单元前言,再看目录,然后翻动全书几次,把握住对全书的“感觉”。将教材的单元、课、框分成各个主题,确定思维导图的框架。最大的主题(教材的名称、单元、课)要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达到整体把握课程结构。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中的教学效果
(1)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把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记忆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复习中有些学生反映历史学科知识点多,琐碎,易懂难记。我们只要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就会在脑子里留下深刻的痕迹。这需要树立宏观意识,采取科学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记忆效率。
(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复习的最终目的。拿到题后,别急于动手做,先从宏观上看它属于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