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七 章
电力市场输电服务分析
目录
1. 输电服务的基本概念
2. 输电服务费用的构成
3. 输电服务研究的意义及技术思想
4. 输电定价的理论方法
5. 输电服务中的网损分摊
结束
输电服务的式一般有三种:统一型、投标型和双边合同型。统一型指辅助服务必须由系统调度员统一安排协调,在结算时根据各参与者对辅助服务命令执行的情况进行奖惩。投标型指各客户分别对每一种辅助服务进行投标,调度员根据他们的投标情况,排定优先次序,安排辅助服务供应计划,使提供辅助服务
(续)
的费用最小。双边合同型是指某一辅助服务的用户直接与供应者签订双边合同,从而得到其所需的辅助服务,而无需通过电力系统调度人员。某一服务到底应采用哪种供应方式,这与整个电网的管理运行水平和电力市场发育的完善程度有关。如英国、阿根廷等国采用统一型方式提供频率响应与无功控制等服务,而美国西部加州电网,以投标与双边合同结合的方式提供
(续)
负荷跟踪与频率响应服务。目前世界上还未出现完全非调控状态下的双边合同市场。
(2)辅助服务费用。辅助服务采取分类计价的方法,不同的辅助服务操作可以采取不同的定价原理。辅助服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负荷跟踪与频率控制:实时处理较小的负荷与发电功率的不匹配,维持系
(续)
统频率,并使控制区内负荷与发电功率的偏差及控制区之间的交换功率实际值与计划值的偏差最小。
2)旋转备用:由于发电或输电系统故障,使负荷与发电功率发生较大不平衡量时,10min内可以提供急需的发电容量(增加或降低),恢复负荷跟踪服务的水平。
(续)
3)运行备用(也称非旋转备用):30min内可以达到最大的发电备用容量,也包括可断电负荷,用于恢复旋转备用的水平。
4)无功备用和电压控制:通过发电机或输电系统中的其它无功电源向系统注入或从系统吸收无功功率,以维持输电系统的电压在允许范围内。
(续)
5)发电再计划(也称校正计划):对于较大的发电与负荷功率偏差,调度中心要重新安排各机组发电功率。
6)处理能量不平衡:补偿实际的交易电量与计划交易电量的差额。
7)有功网损补偿:输电时造成的功率损耗通过此项服务来补偿。
(续)
8)黑启动(事故后恢复服务)。
9)稳定控制服务。
10)其它安全控制服务, 如FACTS、PSS 等。
(续)
辅助服务的价格与电能价格一起构成了电力市场价格体系的基础。无论主服务,还是辅助服务,均可按照费用的变动性质分成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个部分。固定成本反映服务的投资、折旧、运行和维护费、还本付息等,并以容量费的形式表示;可变成本则反映网损、阻塞等费用,并以电量费的形式表示。
返回
输电定价的理论方法
输电定价问题的提出
输电成本主要用于回收投资和支付运行、管理与人工费用, 以维持输电系统良好的运行和发展。输电定价的合理与否不但影响电网经营企业的生存发展, 而且也影响着发电企业的效益和终端用户的利益。合理的输电价格是电力市场公平、公正、安全、可靠运营的保证。
(续)
输电定价的要求和原则
输电服务定价的目的在于制定出的输电服务价格在使电网运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 满足用户及电网公司双方的共同利益。由于电能的独特性, 因而电力市场环境下的输电定价应遵循以下一些基本要求和原则:
(续)
1)遵循国家关于电力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电价制定方面的相关准则;
2)促进输电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日常运行效率的提高;
3)定价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应简单、合理、透明度高、易于操作、便于管理, 且用户之间不能出现交叉补贴;
(续)
4)输电价格应包含充分的经济学信息, 能实时有效地引导安全经济输电, 尽可能保证不对发电侧和零售侧产生负面影响, 以充分利用发、输电资源;
5)定价方式应无歧视, 保证能够被各方普遍接受; 等等。
(续)
输电定价的理论方法
除了基于报价过程的输电定价方法外,现有的输电定价模式几乎都是基于成本的。输电定价和网络成本分摊应遵循的原则是:谁使用,谁付费;所有费用应分摊到每个交易合同的参与者,输电定价和网络成本分摊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类:边际成本法、嵌入成本法和综合定价法。
(续)
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又可分为长期边际成本法和短期边际成本法。
长期边际成本法:长期边际成本法中输电费用由两部分组成,即长期边际容量成本和长期边际运行成本,前者是由于扩展输电网络所需成本,后者指输电网运行、维护成本的边际变化。
(续)
计算长期边际成本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