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第一章 阴阳五行(1)阴阳 PPT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章 阴阳五行(1)阴阳 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马匹匹 2014/12/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章 阴阳五行(1)阴阳 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阴阳五行
暨南大学医学院刘红杰
中医学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原始意义: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引申意:气候的寒暖
古代思想家的应用: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对立
属性
空间
时间
季节
温度
湿度
重量
亮度
运动状态



春夏
温热
干燥

明亮
上升

兴奋



秋冬
寒凉
湿润

晦暗
下降

抑制
阴阳的概念大约形成于周代
西周时期的诗歌中已有“阴阳”一词的多处记载,如《诗经·大雅》中就有“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的记叙。
《周易》中的易卦由阴爻(--)和阳爻(─)组成。“- -”表示阴;“─”表示阳。阴爻和阳爻分别以符号的形式标示了阴阳的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如《左传· 昭公元年》记载的“六气病源说”。
中医学的阴阳概念
阴阳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主要用以标明事物的属性特征和说明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对阴阳概念需要着重理解的几点
,不可随意对换阴阳双方的属性。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张介宾注:征,证也。兆,见也。阴阳不可见,水火即其证而可见也。
,否则不可以用阴阳标示。也就是说,阴阳的适用有其特定范围。
×阴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阴阳属性互相转化:
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例如: 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