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6
文档名称:

分子克隆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109KB   页数:10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子克隆ppt课件.ppt

上传人:yzhfg888 2022/6/7 文件大小:3.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子克隆ppt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DNA克隆技术
本章,我们讨论4个问题:
1. 什么是DNA克隆技术——DNA克隆技术的概念。
2. 为什么能进行DNA克隆技术——DNA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技术路线。
——DNA克隆技术的步骤DNA 双链DNA
辅因子 Mg2+ ATP SAM Mg2+ Mg2+ ATP
识别序列 特异 特异 特异
切割位点 非特定 特定 特定
识别序列前后 之中 之后25bp~27bp
100-1000bp
修饰作用 有 无 有
限制酶的识别位点
一般特征(4点):
(1)Ⅱ型酶识别的特殊DNA序列称为限制酶的识别位点(或切割位点)。
(2)它能识别DNA的4-6bp的回文序列并水解该部分的核苷键。一般来说是4-6bp,有6个以上的,但没有4个以下的。
(3)识别顺序呈二重对称,即1800旋转对称。如:


(4)酶靶顺序大小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产生特定DNA中段的大小。
若DNA碱基组成是均一的,限制酶切点是随机的,那么对于:
① 要求4bp靶序列如HpaⅡ,MboⅠ等在庞大DNA链上平均44核苷酸即可遇到一个靶序列,即1/256
② 同理,要求6bp的酶,则平均46遇到一个靶序列,即1/4096。
GGATCC
CCTAGG
BamH Ⅰ
特点
Ⅱ型限制酶:
识别4-6个核苷酸
识别的核苷酸具有回文结构
可以形成平末端、粘末端
切口概率
星号活力
星号活力定义:
限制酶在非标准反应条件下,能够切割一些与其特异识别的序列类似的序列的现象。
影响因素:甘油浓度过高,低离子强度,限制酶用量过大,高PH,有机溶剂污染
表示方法:在相应的酶上加星号表示。
如:EcoR Ⅰ(*)
如EcoRI切割后产生5′末端突出的粘性末端;
5′-G↓AATT C-3′ 5′-G-OH p-AATTC-3′
3′-C TTAA↑G-5′ 3′-CTTAA G-5′
PstI切割后产生3′末端突出的粘性末端:
5′-C TGCA↓G-3′ 5′-CTGCA-OH p-G-3′
3′-G↑ACGT C-5′ 3′-G ACGTC-5′
还有一些酶沿对称轴切割DNA,产生平端或钝端(blunt end)如SmaI:
5′-CCC↓GGG-3′ 5′-CCC GGG-3′
3′-GGG↑CCC-5′ 3′-GGG CCC-5′
Ⅱ型限制酶切口特点
1.异源同工酶(Isoschizomers)也称同裂酶:来源不同,识别顺序相同,切割方式可同可不同:
(1)识别顺序与切割方式同,如:
MboⅠ和 SauSⅠ( -NN↓GATCNN-3′)
-NNCTAG↓NN-5′
(2)识别顺序同,切割位点不同,如:
SmaⅠ CCC↓GGG 和 XmaⅠ C↓CCGGG
(3)识别与切割相同,但其中一酶可以切“修饰”(***化*),另一酶不能。如:
HpaⅡ→CCGG 和 MspⅠ→CCG*G

MboⅠ→GATC 和 Sau 3A →GA*TC
几种特殊的内切酶

HpaⅡ CC↓GG SmaⅠ CCC↓GGG SmaⅠ的6个bp含HpaⅡ的4个bp顺序,所以HpaⅡ 能识别与切割SmaⅠ的6个bp,但含有HpaⅡ的ccgg的其它6核苷酸 顺序不能被SmaⅠ切割。
3.同尾酶
指来源不同、识别靶序列不同但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的核酸内切酶。
BamHⅠ G GA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