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苏北农村社区教育的经验与困惑.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苏北农村社区教育的经验与困惑.doc

上传人:李十儿 2022/6/8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苏北农村社区教育的经验与困惑.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苏北农村社区教育的经验与困惑
摘 要:“农村社区教育”是立足农村,以农村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以全员、全程、全方位为特征,以发展农村社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在发达地区,由于城市化程度较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也经费的投入,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创建了在全区首屈一指教育阵地,不断满足农民内在的学习需求。一是学习培训阵地。我们社区教育中心先后开设计算机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农业信息服务等学台,年均培训近万人次。二是示范实践基地。中心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建立了辐射周边果园示范基地,以草莓、西瓜等为载体,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迈上了社区教育产业化的快车道,既提升了本中心的自我造血的功能,又推动了当地高效农业的发展。三是文化活动实地。在中心内提供活动场地和设施,方便居民学习、娱乐、健身;定期在镇市民广场放映農业科教影片、举办居民才艺比赛、团队文娱展演和社区教育成果展览;每年举办一次“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向农民赠送学习书刊、接受农民咨询。三抓特色建设,增强社区教育吸引力。为切合农村农时实际,社区积极进行各种尝试,既让大家学到知识,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一是请进来与走出去互补。利用农闲时间和春节打工农民回家契机,实时地把他们请到中心来,进行分类培训,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农忙期间,联合农技、消防、司法等部门送教进村居、到农户,提供多种服务,切实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各种困惑。二是自主式与定单式共存。中心采取定单式培训,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面向种植、养殖的农民,适时举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等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各类科技公司,常态化举办电子操作、玻璃工艺彩绘等专业技能培训;今年启动了“网络营销”培训,针对农村种养大户、经销大户、农家店主、青年农民开展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应用、电子商务培训以及网上学习、网上交易的体验和服务活动。三是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为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社区中心提出了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的要求,时刻以提升农民素质为重点,突出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训。今年,已有23名学员取得学历证书和技能证书,有的充实到村居领导岗位、有的成为企业骨干,有的成为创业致富能手,正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生力军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社区教育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的困惑也较为突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农村社区教育受农业、农村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领导支持社区教育和社区成员接受社区教育的意识不强。只有这两个层面都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在推动社区经济和社区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有利于形成人的全面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和谐统一,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育人新格局。但是,目前的农村社区无论是领导,还是社区成员都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甚至误解。二是财政支撑不“给力”。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全员性的特点,是针对本社区所有成员进行教育,属于公共和公益的事业。它需要一定的场地、设备和工作人员等基本要素,经费主要来自于社区经济本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就要求农村社区作为一个共同体必须有集体收入作为基础。但是,农村社区自家庭联产承包以后,原有集体经济被削弱了。缺少了“社区公共财政”的支持,社区教育就失去了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