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海底捞服务营销案例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底捞服务营销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niupai11 2022/6/8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底捞服务营销案例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情境教学设计(26)
项目名称
海底捞服务营销案例分 析
指导教师
学 时
教学方法
学生人数
案例法,讲授法
项目地点
多媒体教室 所需设备
黑板、多媒体
项目描述
通过海底捞的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企零售户满意,让消费者满意。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海底捞”赢在服务的案例 就给了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用热情的服务征服客户。
试想,如果行业在电话订货、访销配送、客户经理走访市场等各个环节也借鉴“海底捞”的服 务模式,每一次“下单”过程都能让零售户感受到我们会心的微笑;每一次送货上门都能让零售户 体会到我们的真诚服务;每一次客户经理的走访市场都是与零售户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互动…… 真正做到姜成康局长所说的全心全意为零售户服务,用完美服务打动我们的零售户,用至诚的细节 感动我们的消费者,那么行业服务零售户、服务消费者的水平无疑将迈入一个新的境界,决胜终端 就有了具体、实在的载体。
服务的背后是什么?
无处不在的温馨服务是“海底捞”取胜的关键。
然而,谁提供服务?不是位庙堂之高的管理层们,而是在每一间店铺里忙活着的每一位“海底 捞”的员工。
在“海底捞”,你经常会看见员工端着菜盆跑步前进,用极快的速度抹桌子,铺桌……据说,“海 底捞”的服务员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传菜员每天要走10公里的路,在如此高负荷的工作量 下还能保持最真诚的微笑和最热忱的服务,“海底捞”靠的是什么? 答案很简单:把员工当家人。其实,“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一直有一个最朴素的思想:员工才是企 业的核心资产,他们的重要性远超于利润!
于是,在“海底捞”,每天两班倒的员工,白班的一直会被安排上白班,晚班的一直会上晚班, 这样员工不需要被迫改变作息时间来适应。这样细心的安排还包括:员工宿舍离工作地点不会超过 20分钟,全部为正式住宅小区,且都会配备空调;有专人负责保洁以及洗衣服;公寓甚至配备了上 网电脑;如果员工是夫妻,则考虑给单独房间……光是员工的住宿费用,一个门店一年就要花掉50 万元人民币。
为了激励这些大多来自农村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海底捞”还有一个传统,是将员工的奖金中
的部分直接寄给他们的父母、亲人,虽然每月只有400〜500元,但让员工的家人也分享到了这份荣 耀。
“其实,这么高强度的工作量,我们给员工所提供的仍然是不够的”,“海底捞”北方区的总负 责人袁华强说,在他看来,员工和企业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让员工感觉到自己工作的价 值。企业为员工考虑得更多一些,他就会增加对企业的责任感。
当然,高工资、高福利并不代表一切,“家人”更深一层的内涵是有更好职业规划和发展前景,因此, 在“海底捞”的员工看来,公司给他们提供的“平台”,似乎更有吸引力,也更为重要。
在“海底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不从外部聘请管理人员。创始人张勇用“双手改变命运” 的核心理念来凝聚员工,借此传达的是,只要“海底捞”的员工遵循勤奋、敬业、诚信的信条,他 们的双手是可以改变一些东西的。
所以“海底捞”的职业发展路径一定是从基层一级一级往上走,如果做一名技术线的员工的话, 他会有一条清晰的上升途径:合格员工一一一级员工一一先进员工——标兵员工一一劳模员工—— 功勋员工;而如果他想走一条管理者的道路,机会也就在眼前,他的路径会变成合格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