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激励自己努力
激励是一门艺术。所以,激励不是在懂得了一些理论或者只是掌握了一些经验后,就会取得好的成效的。如果不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主、客观条件,处理好各种关系问题,把握好各项适度问题,率
激励自己努力
激励是一门艺术。所以,激励不是在懂得了一些理论或者只是掌握了一些经验后,就会取得好的成效的。如果不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主、客观条件,处理好各种关系问题,把握好各项适度问题,率尔为之,不但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反而会使员工的工作热忱受到伤害,贻害组织的发展。
我认为,在激励的实际运用中,对以下四个方面的适度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一)激励的广度
激励的广度是否适宜可用三个标准来衡量:是否能调动真正优秀者的积极性;
是否能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是否打击未受奖励者的积极性。这在很多时候的确是很难兼顾的,但管理水平的高低往往体现在此。
要使各项激励措施发挥尽可能大的效应,首先,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使其尽可能蕴含激励因素。其次,注意运用差异化的激励方式,尽可能使每一个人都感觉到激励。其三,把握好不同的激励手段的宽狭度。不同激励手段运用的宽狭度应以有效性为标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其四,恰当运用典型的力量。一个组织中的优秀分子既是这一组织核心生产力的代表,又往往是全体组织成果行为的标杆。让这一部分人受到特别的激励,既有利于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增强组织生产力;
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激发全体员工“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
(二)激励的深度
能否把握好激励的深度,或称强度,往往能反映出领导者的管理艺术水平。显然,激励强度太低,蜻蜓点水,与受激励者的期望值差距太大,难以发挥激励作用,反而助长“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心理,甚至会使人产生一种受哄骗的感觉。但是,激励的强度也不是越大越好。激励强度太大,一是可能过分刺激了被激励者的胃口,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任何组织都难以满足员工的所有欲望;
二是激励的强度过大,产生的压力过大,往往会导致机会主义和短期行为,贻害组织的长远发展。
(三)激励的平衡度
激励的平衡度是指在激励的运用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激励的兼容性与平衡性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正激励与负激励并用,以正激励为主。正激励的功能在于继续强化某种行为;
负激励的功能在于抑制某种行为。
二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不可偏废。物质性激励与精神性激励本无绝然区分,物质激励总会包括某种精神性因素,精神激励往往也能间接带来物质性利益,但二者对人们需求的满足毕竟有很大不同,不可偏废。相对而言,精神性激励可能应更受重视一些。
三是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各有功效。长期激励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感和为组织长远发展目标奋斗的精神,但必然带来激励额度过低,员工在较长的时期看不到工作绩效的反馈效果时,会对未来产生焦虑,因而降低工作积极性,普通员工尤其如此。短期激励有利于对员工的工作热忱形成持续不断地刺激,但容易导致短期行为与机会主义。另外,如前所述,短期激励如果造成激励频度过度,会逐渐使员工麻木,从而失去激励功效,两种激励瑕瑜互见,但各有功效。运用之妙在于能扬长避短,使之互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