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公共行政学6.ppt

格式:ppt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共行政学6.ppt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共行政学6.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六章行政领导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
第二节行政领导的权力与责任
第三节行政领导理论
第四节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能力
第一节行政领导概述
一、行政领导的含义
(一)领导和领导者的含义
1、领导的含义(动词)
所谓领导是指社会组织中承担主管职能和个人或集体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依据法律或组织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
2、领导者的含义(名词)
我们把有正式权威和正式职位有领导者称之为领导。
(二)行政领导与行政领导者
所谓行政领导,是指在公共组织中,经选举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权威的领导个人或领导集体,依法行使行政权力,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部属,以实现行政目标的行为过程。
行政领导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政领导者、被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二、行政领导的特点
1、行政领导只是对“行政”的领导。
2、从行政领导活动方式的特性上讲,行政领导的执行性,是它的明显特点。
3、从行政领导活动的社会属性来看,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三、行政领导的作用
1、行政领导是政治领导的贯彻执行。
2、行政领导是公共行政协调统一的保证。
3、行政领导贯穿于公共行政的全过程。
4、行政领导对行政效能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行政领导者的类型与产生方式
(一)行政领导者的类型
根据不同标准,行政领导者可进行多种类别划分:
1、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分为政治领导者、经济领导者,文化领导者及其他方面的领导者。
2、按照工作性质或所处管理层次的不同,行政领导者可以分为高层领导者、中层领导者和基层领导者。
3、按照工作性质和职责以及产生方式把行政领导者分为:政务类行政领导者和行政类行政领导者。
(二)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
现在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产生方式有四种: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
选任制是指行政领导者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制度选举产生的行政领导者。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就属于这一类。
委任制,亦称任命制,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相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委任制的优点是: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统一、不受牵制;行动迅速、简便易行。如国务院常务会议有权任命保部委领导者的副职,直属机关和办事机关的正、副职领导者。
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考任制源于我国古代科举制,现已被世界各国所采用。近些年,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聘任制是指根据工作需要,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选用外部人员在一定的任期内担任一定的行政领导职务的制度。
一般适用于聘用社会上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担任学术型的行政领导职位。
第二节行政领导的权力与责任
一、行政领导的权力
(一)行政领导权力的概念
行政领导权力是指行政领导者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利用其合法地位以不同的激励方式和制约方式,引导下属同心协力达成行政目标的影响力。
(二)行政领导权力的构成
从权力的性质上,一般把行政领导权力分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1、权力性影响力
(1)职位因素(2)资历因素(3)传统观念因素
2、非权力性影响力
(1)品格因素(2)能力因素(3)专业因素
(4)感情因素
(三)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
(1)合法权力(2)奖惩权力(3)专业知识权又称专家权(4)归属权,又称关系的权力。
二、行政领导的责任
(一)行政领导责任的含义
行政领导责任和其行政职位、行政职权是统一的。
作为领导者,责任是第一位,权力是第二位,权力是尽责的手段,责任才是行政领导的真正属性。
行政领导责任分为四种:
1、政治责任
2、法律责任
3、行政责任
4、道德责任
忠于政府,维护政府的声誉,忠于职守是行政道德的核心内容。
(二)行政领导责任的内容
1、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
2、主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公共行政决策,决定公共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