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和离子方程式书写》教案
教学目的
理解电解质的概念,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并会对物质进展推断。
理解电离的概念,会书写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并知道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的几点特别状况。
;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①电解质概念中的或,两种状况任取一即可;非电解质概念中的无论和都,两种状况必需同时满意。
②无论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阐述的对象都是化合物。因此单质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因此也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③氨气,二氧化硫溶于水均能导电,但并非它们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离子,而是它们及水反响的生成物NH3•H2O、H2SO3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所以氨气,二氧化硫都是非电解质。
④电离不须要通电,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⑤能导电的物质不确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确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⑥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及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故溶液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推断要点:先看是否为化合物,再看本身是否能电离。
明确: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大多金属氧化物,水也是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H2O除外)、多数有机物、NH3等是非电解质
(七)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电解质溶液导电实力的强弱只取决于在一样条件下溶液中自由离子的浓度和其所带电荷的多少。
说明:①难溶性盐(如CaCO3、BaSO4等)在水中的溶解度微小,导电实力很小,但由于它们是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溶解的那局部能完全电离,故它们属于强电解质。
②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及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定的联络。导电实力强的溶液不确定是强电解质的溶液,强电解质的溶液不确定导电实力强。
(八)离子反响的概念
1.试验探究
编号
Ⅰ
Ⅱ
试验操作
试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白色沉淀生成
组成溶质的粒子
Na+、Cl-、Cu2+、SO
Ba2+、Cl-、Cu2+、SO
粒子之间的化学反响
无反响
Ba2++SO===BaSO4↓
分析:当CuSO4溶液及NaCl溶液混合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响,只是CuSO4电离出来的Cu2+、SO42-及Na+、Cl-等混合没有发生改变。当Ⅱ中CuSO4溶液及BaCl2溶液混合时,CuSO4电离出来的SO42-及BaCl2电离出来的Ba2+反响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概念: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响本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响。
电解质在水作用下可解离成自由挪动的阴、阳离子,这些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响本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响。
(九)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1.试验探究
试验
现象
离子方程式
产生白色沉淀
Ba2++SO===BaSO4↓
红色褪去
H++OH-===H2O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O+2H+===CO2↑+H2O
2.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响型的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是:
(1)反响生成沉淀;
(2)反响生成气体;
(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弱酸、弱碱和水。
(十)离子方程式
1.概念
用实际参与反响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响的式子。
2.书写步骤
3.意义
(1)表示某一个详细的化学反响:
如AgNO3+NaCl===AgCl↓+NaNO3,
表示为:Ag++Cl-===AgCl↓。
(2)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响:
如:H++OH-===H2O可以表示强酸和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响。
(十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通常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传统的根据化学方程式来书写:即“一写二拆三删四查”步骤,其中“写”是保证,“拆”是关键。详细为:①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②把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改写成离子符号,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一样的(不参与反响的)离子,④检查方程式两边的电荷及原子种类及个数是否守恒。
其二是从反响本质角度来书写,详细为①分析溶液中含有那些离子,②分析那些离子能发生反响,③分析离子的来源,若来自强电解质时则干脆写成离子,若来自于弱电解质时则写成弱电解质的化学式,④写出离子方程式并留意原子及电荷守恒即可。第一种方法通常用于及量多少无关的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第二种方法比拟运用于及量有关的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按第一种方法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过程为:
:以AgNO3 和 CuCl2溶液反响为例。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例:2AgNO3 + CuCl2 = 2AgCl↓+ Cu(NO3)2
(2)拆:
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 形式,难溶物或难电离(弱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