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选修《曹操献刀》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60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选修《曹操献刀》课件.ppt

上传人:mh900965 2017/5/1 文件大小:1.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选修《曹操献刀》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罗贯中?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①。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简介】《卜算子》,词牌名。据说借用唐骆宾王的绰号“卜算子”而命名。北宋时盛行此曲。又名《百尺楼》《眉峰碧》《缺月挂疏》等。双调,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字三体。仄韵。宋教坊变为《卜算子慢》, 八十九字。?李之仪( ?~? ) ,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 沧州无棣( 今属山东) 人。神宗元丰进士,苏轼任定州知州时为幕僚。历任枢密院编修、原州通判等。后以文章获罪。能文,词亦工, 以小令见长。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词》等。?【注解】①已:停止,罢了。?【故事】这首词,借用了一个姑娘之口,唱出她对倾慕郎君道不尽的相思。立意新颖,言短意长,余味无穷。如同民歌一般,清新质朴。?我住在长江的头,君住在长江的尾。相隔几千里,多么遥远!我天天思念着君,总是见不到君啊!我们却又共同喝着这长江的水,稍稍得到一点安慰。?这悠悠长江水,日夜向东流,几时才能休啊! 我相思离别恨,又什么时候停歇?只希望君心像我心,长久思念我;我定不负,你对我的思念情! ?走近作者?罗贯中(约1330 ~约 1400) ,名本,号湖海散人, 太原人,一说钱塘( 今浙江杭洲) 人,又说庐陵( 今江西吉安) 人。生卒年不详,生平不见传。他是一位杰出的通俗小说家,所写小说很多,相传有数十种,留存至今的除《三国演义》外, 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和《三遂平妖传》。他也是一位杂剧作家,也写杂剧和词曲,现存的剧本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孝子连环谏》等三种。他是一个颇有政治抱负的传统文人。?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着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公元 1345 ~1355 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 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 自然不愿离开远去。也就在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比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庵。?约在公元 1360 ~1363 年间, “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不久, 罗贯中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到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 年),罗贯中已写了十二卷,之后卷数的写作,是洪武四年以后的事了。?在罗贯中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期间,施耐庵从苏州迁移到兴化,并在洪武三年逝世。为了纪念他的师友施耐庵,罗贯中在完成《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决定加工、增补施氏的《水浒传》。成书于洪武四年至十年之间。?在加工、增补《水浒传》的同时,罗贯中继续创作历史演义系列作品。?罗贯中在创作完了这些作品以后,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了。大约在公元 1400 年前后,罗贯中在卢陵逝世,享年约七十岁。?了解背景?东汉末年,政治黑暗,皇帝昏庸无能,爆发了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在***黄巾起义的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地方割据势力。朝廷中,丞相董卓弄权,废掉了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即汉献帝,这一行为引得朝野震怒。满朝文武却对董卓束手无策,甚至敢怒不敢言,只有曹操在此时挺身而出,献出一计,借献刀之机,刺杀董卓, 本文就围绕曹操献刀一事来写曹操在献刀的前前后后及献刀过程中的语言、行为,从而来表现曹操这一人物形象。?丰富视野?(1) 《三国演义》内容评介?东汉末年,朝政***,宦官当权。导致黄巾军农民大起义爆发,各地豪强纷纷建立地方武装,形成割据势力。天下大乱。不久,汉灵帝死去,少帝刘辨继位,外戚何进掌权,被挤出权力中枢的宦官不甘失败,设法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了宦官,又被董卓赶走,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其时,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用美女貂婵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的关系,然后与各路豪强联络,设计杀死董卓。董卓部将又杀死王允及其同僚。随之,以袁绍为首的十七镇诸侯以讨伐董卓为名,先后割据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