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锡安 威廉姆森
摘要: 自获诺奖以来,威廉姆森着重于对交易成本经济学进行总结和完善,以及拓展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应用范围。以下将对威廉姆森自2022年以来的三篇最新论文中的观点提炼总结并处可见。其中有些交易成本能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但不足以证明它们足够大到有研究的价值。②交易成本只有当显示出不同的治理模式,才具有比较制度的意义。③交易成本需被嵌入在一个概念性的框架中,用于证明预先设定的假定。
随着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考察:不可能根据企业规模的限制来实施选择性干预;坚持根据可行的解决办法而实施的补救措施可能导致重大的公共政策的后果;可信的承诺是一个在扩大的范围内从贸易中可预测到的相互受益的概念;扩大的测试在于是否产生可以连续运用的简单模型的问题。
交易成本分析 威廉姆森认为交易的特点是资产的专用性程度和契约的不完备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当资产中专用性程度较高时,转换服务供应商的损失会很大,完全转型的损失更为严重;当项目越复杂时,越有可能内生性地选择完整的契约。当资产的专用性增加,或当契约更完整时,市场层次的相对利益将增加,最佳奖励的作用将越来越弱。在特定资产方面有重大投资的交易,将受益于统一和协调的适应作为实施层次。因此,更大的资产专用性和契约的不完备性增加了适应的预期成本。威廉姆森用图形做了进一步阐释,当契约不完备并且预期受到相应干扰时,资产专用性低的交易由市场完成,资产专用性高的交易由层级来完成,如图1所示:
威廉姆森着重强调了契约视角的重要性,这是经济学和组织理论结合之处,他特别关注事前一致激励的作用和治理结构的关系。契约关系分为事前有效激励和事后治理,而交易成本经济学尤其侧重于事后治理,强调未来相互受益的实现和做出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承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研究视角不同于新古典主义,将其主要的重点放在价格和产量,供应和需求,通过经济组织来审查契约治理和交易分析的基本单位。他认为从节约交易成本的角度将法律、经济学、组织结合起来研究契约关系的治理具有启发性,交易成本经济学未来将面临一个有趣的挑战。
对于如何提高经济组织的效率,交易成本经济学和产权理论都进行了研究,但两者研究的内容并非完全相同:①产权理论更关注特定资产的投资的事前高效激励问题,交易成本经济学主要强调事后适应组织的问题。②产权理论探索交易费用在某些方面为零的承包成本以及无限承包成本所带来的后果,产权理论的范式假定团队的决定与如何做任务和如何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有关系,不能以不惜任何代价的被指定;交易成本经济学关注的是随着交易变化的可衡量尺度,强调把不同种类的交易与不同的治理结构相匹配。③产权理论将资产的所有权作为关键变量,并认为所有权决定了资产的剩余权利;交易成本经济学更关注资产的专有性和契约的完备性对企业的影响。
第 4 页 共